[实用新型]具有两对对称设置的支架装配孔的转向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531.2 | 申请日: | 2013-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建木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对称 设置 支架 装配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是一种具有两对对称设置的支架装配孔的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虽然现有的转向节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尤其在材料的选用上、加工工艺上及热处理方法上都各不相同。但是,现有技术的转向节存在诸多缺陷。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通常要求其具有高强度,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加工精度与强度的前提下应便于加工。若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不但与转向系的装配接合性差,而且无法轻便地转动转向盘,在颠簸崎岖的路面方向性不平稳,易引发事故。若强度不达标,又极易损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工艺性好、强度高的具有两对对称设置的支架装配孔的转向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转向节包括转向节主体、与转向节主体相连的上摆臂和下摆臂、贯穿转向节主体的转向轴孔,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转向节主体的背部设有支撑座,上摆臂呈倒等腰梯形,倒等腰梯形的底部与转向节主体相连,倒等腰梯形的顶部设有以转向节主体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的上摆臂第一支撑架装配孔与上摆臂第二支撑架装配孔;两个呈“L”形的下摆臂以转向节主体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L”形的竖边与转向节主体侧部相连,两个“L”形的下摆臂的横边末端上分别设有下摆臂第一支撑架装配孔、下摆臂第二支撑架装配孔;沿转向轴孔周向对称分布有八个轮毂圆形装配孔,转向轴孔的上部设有横向的轮毂腰圆形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上摆臂呈倒等腰梯形,倒等腰梯形的底部与转向节主体相连,下摆臂呈对称设置的两个“L”形结构,便于加工,同时提高转向节的强度。支架装配孔共有四个,对称分布在转向节主体的两侧,加工过程中可使转向节稳定的固定在夹具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转向节主体的背部设有支撑座,提高了转向节的韧性。沿转向轴孔周向对称分布有八个轮毂圆形装配孔,转向轴孔的上部设有横向的轮毂腰圆形装配孔,便于将转向节组装在汽车内,同时提高了转向节的韧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上摆臂第一支撑架装配孔、2上摆臂、3上摆臂第二支撑架装配孔、4轮毂圆形装配孔、5支撑座、6下摆臂第二支撑架装配孔、7下摆臂、8下摆臂第一支撑架装配孔、9转向节主体、10转向轴孔、11轮毂腰圆形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具有两对对称设置的支架装配孔的转向节包括转向节主体9、与转向节主体9相连的上摆臂2和两个“L”形下摆臂7、贯穿转向节主体9的转向轴孔10。其中,转向节主体9的背部设有支撑座5,上摆臂2呈倒等腰梯形,倒等腰梯形的底部与转向节主体9相连,倒等腰梯形的顶部设有以转向节主体9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的上摆臂第一支撑架装配孔1与上摆臂第二支撑架装配孔3。两个呈“L”形的下摆臂7以转向节主体9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L”形的竖边与转向节主体9侧部相连,两个“L”形的下摆臂7的横边末端上分别设有下摆臂第一支撑架装配孔8、下摆臂第二支撑架装配孔6。沿转向轴10孔周向对称分布有八个轮毂圆形装配孔4,转向轴孔10的上部设有横向的轮毂腰圆形装配孔11。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节为铸件,在各项强度经过试验已经满足的状态下,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铸件材料易加工产品的加工周期缩短,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减少,不易变形,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大提高,因此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建木,未经唐建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行李箱盖外板
- 下一篇:一种轿车用转向管柱角度调节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