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肠营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571.7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李凤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强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6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肠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外科工作中,大量的肿瘤病人尤其是食管癌、胃癌病人在术后长时间不能进食,单靠输液及静脉营养治疗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及并发症。首先是花费较高,另外长时间不能进食可以造成肠粘膜萎缩,引发一系列消化功能紊乱的并发症。而肠内营养是经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既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又可作为静脉营养的替代,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经济的优点,因此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然而,在实际的医疗临床工作中,各种鼻饲营养管道种类繁多,材料多样,而且价格昂贵。一根一般公司生产的营养管也要150—200元左右,而一根由较大公司生产的材料较好的大概要400元左右,在治疗中给病人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增加了病人看病的花销,无形中造成了病人的看病贵、医疗卫材价格高的社会形象。而且这类鼻饲的营养管末端没有明显可以引导医生在手术中的操作指示作用。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肠营养管,可有效解决营养管成本高和手术中没有引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管和引导体,导管下端的侧壁上均布有侧孔,引导体是由糖球体和包裹在糖球体上的橡胶层构成,橡胶层上有固定的丝线,丝线两端穿过导管上的侧孔,将引导体固定在导管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疗效好,是营养管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套体引导体的剖面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和引导体,导管1下端的侧壁上均布有侧孔2,引导体3是由糖球体3b和包裹在糖球体上的橡胶层3a构成,橡胶层3a上有固定的丝线4,丝线4两端穿过导管上的侧孔,将引导体3固定在导管1的下端。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导管1为医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圆形;
所述的侧孔2至少有3个;
所述的导管1长度为65-75cm;
所述的糖球体3b直径为0.5cm。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步骤加工制作的:
(1)取一根医院常用的输血器,分别剪去滴壶及连接针头的两端,只取中间细长的管道,长度为65-75cm,然后在其一端剪若干个侧孔,做成作为导管。
(2)取一个直径为0.5cm的糖球(市售产品)放进外料无菌橡胶手套内,捏紧旋转糖球,使糖球被橡胶手套单层紧密包绕,用丝线从其根部扎紧,制作一个外面包一层橡胶层的糖球体,构成引导体。
(3)将伸出引导体的丝线的一端穿过导管最靠下端的侧孔打结,将引导体牢牢的栓在导管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在手术中将带引导体的一端通过幽门将糖球体推进空肠,就很方便的注入营养管。在这里引导体起到了术中放置时一个重要的指示、引导的作用,而且避免了那种带硬导丝或不带导线的营养管有可能会戳破十二指肠壁或胃壁而引发穿孔的危险,本实用新型末端是一个带有橡胶层的圆球,避免了对肠壁的损伤,而且推动糖球通过幽门使其更加容易放置成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实用性强;
2.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3.手术中容易放置,引导体可起引导指示的作用,而且避免了对肠管的损伤而引起肠穿孔的风险;
4.放置过程中引导体还可以起到扩张幽门的作用,减少术后胃储留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强,未经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电转换元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