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比换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841.4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岩;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26;F28F21/08;F28F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混比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混比机组中所配置的冷却设备主要是板式换热器,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不断的增加板式换热器的面积。但是板式换热器在遇到冷、热交替频繁的工况下,密封所用的胶条很容易老化破损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另外,板式换热器在高压泵频繁启停的工作状态下,板片容易出现开裂,造成物料与水双相交叉污染,影响产品质量。对于上述问题,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比换热机组,该机组解决了传统机组安装、维护和热交换效率低的弊端,连接方便,便于清洗,提高了整个机组的工作效率和热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比换热机组,包括冷却器、混比器和管路,所述的冷却器包括三台螺旋管换热器,三台螺旋管换热器通过管路并联;螺旋管换热器的顶端设有热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螺旋管换热器的底端设有热媒出口和冷媒进口;所述热媒进口均连通到糖浆管道上,热媒出口均连通到热媒排出管道上,冷媒进口均连通到冷却水管道上,冷媒出口均连通到冷却水出水管道上;所述混比器为比例调节阀,混比器与糖浆管道相连通;所述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螺旋管换热器为整体焊接结构,螺旋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束;所述的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的热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分别设置在上封头上,所述的热媒出口和冷媒进口分别设置在下封头上,所述的换热管束的两端部分别与设置在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处的管板相连通,所述的管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管,所述的换热管束以固定管为中心多层交叉螺旋缠绕。
所述的换热管束为弹性螺纹管。
所述的换热管束拉伸后长度为所述壳体长度的4~6倍。
所述的壳体和换热管束均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解决了传统机组安装、维护和冷却效率低的弊端;机组采用螺旋管换热器,连接方便;换热管束表面光滑、流速高不利垢质的附着,便于清洗,提高了整个机组的工作效率和热能利用率。
2、螺旋管换热器整体全部焊接,不易发生泄漏,彻底解决了传统换热器因为垫片的存在不耐高温高压的问题。
3、螺旋管换热器整体采用统一材质,具有统一的热膨胀系数,在温度变化时不会产生局部应力,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旋管换热器,2混比器,3糖浆管道,4热媒排出管道,5热媒出口,6热媒进口,7上封头,8下封头,9壳体,10换热管束,11冷媒进口,12冷媒出口,13管板,14固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混比换热机组,包括冷却器、混比器2和管路,所述的冷却器包括三台螺旋管换热器1,三台螺旋管换热器1通过管路并联;螺旋管换热器1的顶端设有热媒进口6和冷媒出口12,螺旋管换热器1的底端设有热媒出口5和冷媒进口11;所述热媒进口6均连通到糖浆管道3上,热媒出口5均连通到热媒排出管道4上,冷媒进口11均连通到冷却水管道上,冷媒出口12均连通到冷却水出水管道上;所述混比器2为比例调节阀,混比器2与糖浆管道3相连通;所述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三台螺旋管换热器1的连接方式为并联,三台螺旋管换热器1上的冷媒进口11通过管路汇集到一个整体冷媒进口,三台螺旋管换热器1上的冷媒出口12通过管路汇集到一个整体冷媒出口;整体冷媒进口和整体冷媒出口分别与冷却水管道和冷却水出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的螺旋管换热器1为整体焊接结构,螺旋管换热器1包括壳体9及设置在壳体9内的换热管束10;所述的壳体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7和下封头8,所述的热媒进口6和冷媒出口12分别设置在上封头7上,所述的热媒出口5和冷媒进口11分别设置在下封头8上,所述的换热管束10的两端部分别与设置在冷媒进口11和冷媒出口12处的管板13相连通,所述的管板13与壳体9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9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管14,所述的换热管束10以固定管14为中心多层交叉螺旋缠绕。
所述的换热管束10为弹性螺纹管。
所述的换热管束10拉伸后长度为所述壳体9长度的4~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防型压风自救器
- 下一篇:贴标机的滚珠整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