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8127.7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侯斌元;李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1R13/641;H01R13/02;H01R13/648;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识别 模组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将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上的侦测端子与接地端子进行改良之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中,消费性电子产品及其内部电子零件皆具有轻薄短小的特性,诸如数位照相机、PDA、行动电话…等。随着通讯产业不断进步,行动电话的普及率亦日渐提升,除了一般上班族、高中及大学以上学生的使用族群,也扩展到老年人及青少年、甚至小学生等,提供工作中或生活上通讯之便捷、迅速,且行动电话从早期仅供对话通讯、传输简讯,而至现在可以提供上网、收发E-mail、观看电视节目、数位相机等多重应用功能,更符合现代人们在工作上、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在各式行动电话中,均装设有用户识别模组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SIM卡),以供辨识使用者之身份、资料,且SIM卡上具有导电面。为了使行动电话能够快速的与SIM卡连接,故行动电话上都配置具SIM卡连接器,提供与SIM卡之导电面的电性接触,以完成确认程序,提供无线通讯的服务。
现因行动电话所使用的SIM卡体积小,则所使用的SIM卡连接器体积亦小,因此在SIM卡插入卡连接器时,难以确认SIM卡是否确实插入至定位。请参阅图1,为先前技术之SIM卡连接器示意图,在先前技术中,是在SIM卡连接器90之一侧端上,特别设置一侦测端子901,当SIM卡插入SIM卡连接器90时,会接触此一侦测端子901来判别SIM卡是否正确地插入至定位。然而此种配置方式不仅增加SIM卡连接器90的体积,更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问题,本创作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特别是将侦测端子与接地端子结合之连接器。
依据上述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由复数第一端子、复数与各第一端子呈相对应配置之第二端子及一设置各第一端子及各第二端子之绝缘外壳所组成,其中各第一端子及各第二端子分别由一形成一空间之固定部及一由固定部朝空间延伸之接触部所形成,其中各接触部与各固定部间保持一间距,绝缘外壳形成复数分别供各接触部曝露于外之镂空区,其中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于绝缘外壳任一镂空区配置一侦测端子,侦测端子由一形成有一活动空间之侦测固定部及一由侦测固定部朝活动空间延伸之侦测接触部所形成,侦测固定部设置于绝缘外壳,且该侦测固定部延伸出的侦测接触部及该接触部共同配置且曝露于绝缘外壳之镂空区中。
本创作所提出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将侦测端子与接地端子皆配置于同一镂空区后,已经简化在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再设置一侦测结构之设计,不仅能简化线路板(PCB)的空间,更可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之SIM卡连接器示意图。
图2为本创作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之端子示意图。
图3A为本创作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之绝缘外壳与各端子之组合俯视图。
图3B为本创作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之绝缘外壳与各端子之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创作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之端子示意图。
图5A~图5B为本创作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插入SIM卡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创作之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为相关技术领域人员所了解并得以实施本创作,在此配合所附图式,于后续之说明书阐明本创作之技术特征与实施方式,并列举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然以下实施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且以下文中所对照之图式,表达与本创作特征有关之示意。
首先,请参阅图2,为本创作之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之端子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户识别模组连接器具有复数个第一端子30及复数个与各第一端子30呈相对应配置的第二端子32;其中,各第一端子30是由一形成一空间之固定部301及一由固定部301朝空间延伸之接触部303所形成;而第二端子32亦是由一形成一空间之固定部321及一由固定部321朝空间延伸之接触部323所形成。各第一端子30之接触部303连接于固定部301,并与固定部301间保持一间距;同样地各第二端子32之接触部323连接于固定部321,并与固定部321间保持一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8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止水导水结构
- 下一篇:手、自动两用清污除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