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还原气体自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8235.4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欣杰;李云峰;申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炜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气体 自动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系统,特别是一种还原气体自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所用原料粉末一般都是经过还原法用还原性气体还原原料而制得。在还原生产时为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都需通入过量的还原性气体来加快反应的进程,这样就会产生大量未反应的还原性气体。从经济利益与环保两方面考虑都要求对大量未反应的还原性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
现有还原性气体回收系统基本为手动或半自动,都有需要有人值守。其缺点是还原性气体系统压力不稳定,压力调节受人为因素影响,生产运作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还原气体回收系统压力不稳定,压力调节受人为因素影响,而需要有人值守,运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还原气体自动回收系统,依次连接淋洗机、初步脱水装置、第一缓冲罐、一级脱水装置、二级脱水装置、第二缓冲罐和还原炉,所述还原气体自动回收系统还包括了控制柜;第一缓冲罐通过风机连接到一级脱水装置,二级脱水装置通过电磁三通阀分别连接到第二缓冲罐和二级脱水装置回流管;第一缓冲罐、风机、二级脱水装置和第二缓冲罐分别与控制柜连接;还原炉通过排风扇连接到淋洗机。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上均设有压力调节器。
作为优化,所述二级脱水装置采用内循环脱水装置。
作为优化,所述一级脱水装置采用冷热交换机。
工作原理:还原炉内未反应还原性气体通过排风扇到达淋洗机,经淋洗机净化后进入初步脱水装置,初步脱水后进入第一缓充罐,第一缓充罐上装有压力调节器;控制柜对风机发出指令,控制与第一缓冲罐连接的风机工作,第一缓充罐内的气体经风机增压后进行流动,风机压力可自动调节;增压后的气体经冷热交换机的一级脱水处理后进入二级脱水装置,二级脱水采用分子过筛技术,提高过滤性能,二级脱水装置内加热、吹冷由电磁阀自动控制,各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由气动阀自动控制,二级脱水装置自成内循环;二级脱水后的气体由电磁三通阀自动控制一部分进入装有压力调节器的第二缓充罐内,随后进入还原炉,形成循环,一部份进入二级脱水装置进行再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采用控制柜自动控制的机制,可以减少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减少人为的失误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保护了环境,并且通过冷热切换脱水后再次进行分子过筛脱水,进一步的提高了脱水效率,提高了再利用的还原气体质量,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还原气体自动回收系统,依次连接淋洗机1、初步脱水装置2、第一缓冲罐3、一级脱水装置4、二级脱水装置5、第二缓冲罐6和还原炉7,所述还原气体自动回收系统还包括了控制柜8;第一缓冲罐3通过风机9连接到一级脱水装置4,二级脱水装置5通过电磁三通阀10分别连接到第二缓冲罐6和二级脱水装置回流管(未图示);第一缓冲罐3、风机9、二级脱水装置5和第二缓冲罐6分别与控制柜8连接;还原炉7通过排风扇11连接到淋洗机1。第一缓冲罐3和第二缓冲罐6上均设有压力调节器12。所述二级脱水装置5采用内循环脱水装置(未图示),采用内循环脱水装置,能够对未脱水完全的还原气体进行多次脱水,使之达到再利用的标准。所述一级脱水装置4采用冷热交换机(未图示)。
还原炉7内未反应还原性气体通过排风扇11到达淋洗机1,经淋洗机1净化后进入初步脱水装置2,初步脱水后进入第一缓充罐3,第一缓充罐3上装有压力调节器12;控制柜8对风机9发出指令,控制与第一缓冲罐3连接的风机9工作,第一缓充罐3内的气体经风机9增压后进行流动,风机9压力可自动调节;增压后的气体经冷热交换机的一级脱水处理后进入二级脱水装置5,二级脱水采用分子过筛技术,提高过滤性能,二级脱水装置5内加热、吹冷由电磁阀自动控制,各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由气动阀自动控制,二级脱水装置5自成内循环;二级脱水后的气体由电磁三通阀10自动控制一部分进入装有压力调节器10的第二缓充罐6内,随后进入还原炉7,一部份进入二级脱水装置5进行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炜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炜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8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