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管桩的桩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928.5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必建;刘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王骝 |
地址: | 2018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件技术领域用于地基施工的管桩,尤其是一种预制管桩的桩尖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中,预应力管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管桩的沉桩施工时,通常采用冲击沉桩和静压沉桩两种不同的施工方式,为平衡桩入土端的应力,以增加桩对土层的穿透能力,减少断桩机率,目前南方地区管桩施工多采用静压沉桩的工艺施工。同时,采用静压沉桩的工艺对管桩的桩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的桩尖主要有十字型钢桩尖、开口型钢桩尖、锥型钢桩尖等;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十字型钢桩尖及开口型钢桩尖遇到砂砾石土层的沉桩施工中,均存在入土效果差,导致静压沉桩功效不高,甚至发生管桩无法打入的现象;锥心钢桩尖由于加工难度大,费工费时,材料用量大,导致生产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预制管桩的桩尖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砂砾石土层的静压沉桩施工,具有沉桩速度快、沉桩功效高的优点,同时,又比锥心钢桩尖具有易加工、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管桩的桩尖结构,其特点包括桩尖、管桩端板及肋板,所述桩尖由三块三角形的侧板与一块三角形的底板对装焊接而成的三棱锥体,管桩端板为环形圆板,肋板为长条状;所述桩尖的底板坐落于管桩端板上并与其焊接,肋板为三条,肋板分设于三角形侧板的高的沿线上并与其焊接,且肋板位于桩尖底板的一端头与管桩端板焊接。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砂砾石土层的静压沉桩施工,具有沉桩速度快、沉桩功效高的优点,同时,又比锥心钢桩尖具有易加工、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 的A—A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桩尖1、管桩端板2及肋板3,所述桩尖1由三块三角形的侧板11与一块三角形的底板12对装焊接而成的三棱锥体,管桩端板2为环形圆板,肋板3为长条状;所述桩尖1的底板12坐落于管桩端板2上并与其焊接,肋板3为三条,肋板3分设于三角形侧板11的高的沿线上并与其焊接,且肋板3位于桩尖1底板12的一端头与管桩端板2焊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按桩尖1的图纸,用16mm厚钢板加工三块三角形的侧板11及一块三角形的底板12,按管桩端板2的图纸,用16mm厚钢板加工一块环形圆的管桩端板2,按肋板3的图纸,用20mm厚钢板加工三条肋板3;将三块三角形的侧板11及一块三角形的底板12对装焊接成三棱锥体,将桩尖1的底板12坐落于管桩端板2上、调同心并与其焊接,再将三条肋板3分别定位在三角形侧板11的高的沿线上,并分别与侧板11焊接,并将肋板3位于桩尖1底板12的一端头与管桩端板2焊接,本实用新型制作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先将桩尖1上三棱锥的锥尖朝下并与桩基定位,再将管桩垂直压在管桩端板2上,即可启动打桩机进行沉桩,沉桩方法同常规静压沉桩施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支护周围的止水带结构
- 下一篇:用于检测物体上的缺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