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995.7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翔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F0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真空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轮机抽真空系统一般包括汽轮机凝汽器以及抽真空装置。传统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的抽真空装置一般都是采用水环真空泵或射水抽气器,这些抽真空设备都属于水介质真空泵,是一种粗真空抽吸装置,工作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抽气性能。特别是夏季,由于工作水温较高,真空泵的抽气性能急剧下降,导致一台真空泵无法维持凝汽器的真空,需要同时开启两台真空泵,才能维持凝汽器的真空,导致真空泵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以解决上述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干式真空泵,主管道以及第一连接管道;主管道的一端与汽轮机凝汽器的抽气口连接;主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干式真空泵的入口与第一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水作抽真空的介质,突破了传统真空泵的水介质约束,克服水环真空泵和射水抽气器的抽气能力随水温升高而下降的影响,对现有的水环真空泵或射水抽气器进行改造,直接抽吸凝汽器的汽气混合气体,从而实现抽真空系统的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结构图;
图中:1汽轮机凝汽器抽气口阀,2水环真空泵入口电动阀,3水环真空泵,4真空系统手动阀,5罗茨真空泵入口电动阀,6罗茨真空泵,7级间冷凝器,8干式真空泵入口电动阀,9干式真空泵,10排气消音器,11疏水阀,12U型水封,13汽轮机凝汽器,14主管道,15第一连接管道,16第二连接管道,17第三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13,干式真空泵9,主管道14以及第一连接管道15;主管道14的一端与汽轮机凝汽器13的抽气口连接;主管道1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道15的一端连接;干式真空泵9的入口与第一连接管道15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汽轮机抽真空系统,如图1所示,从汽轮机凝汽器13抽出的汽气混合物先通过汽轮机凝汽器13的抽气口依次通过主管道14以及第一连接管道15进入干式真空泵9的入口,再通过干式真空泵9压缩后排入大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突破了水介质约束,实现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的高效节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的抽真空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汽轮机抽真空系统,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管道15上还设置有罗茨真空泵6,罗茨真空泵6的设置是为了当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的排气压力较低或者漏空气量大的情况下使用。并且与原有的水环真空泵或射水抽气器相比,罗茨真空泵6与干式真空泵9组成的泵组高效节能,可为汽轮机抽真空系统节电60%-80%以上。
优选地,第一连接管道15上还设置有干式真空泵入口电动阀8和罗茨真空泵入口电动阀5,罗茨真空泵入口电动阀5位于罗茨真空泵6与汽轮机凝汽器13之间。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分别实现干式真空泵和罗茨真空泵的快速开关控制。
优选地,罗茨真空泵6的出口和干式真空泵9的入口之间增设能够实现气液分离的级间冷凝器7,级间冷凝器7的被冷凝物气相出口连接干式真空泵9的入口,凝结罗茨真空泵6中汽气混合物的水蒸汽,这样经冷却后的汽气混合物中的水蒸汽的份额减少,空气等不凝气体份额增加,同时降低了罗茨真空泵的排气温度,使得不凝气体的体积收缩,干式真空泵的抽气性能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改善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的抽真空性能。
级间冷凝器7的被冷凝物液相出口与汽轮机凝汽器13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6连接,能够实现级间冷凝器7的被冷凝物液相与汽轮机凝汽器13中的被冷凝物混合,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级间冷凝器7优选为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壳程走被冷凝物,管程走冷却水。被冷凝物进口设在壳程一端上部,被冷凝物气相出口设在壳程另一端的上部,被冷凝物液相出口设在壳程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翔,未经于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泡剂组合物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养血清脑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