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器双行气力式油麦兼用精量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0325.7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宜涛;廖庆喜;黄海东;舒彩霞;颜秋燕;王磊;陈传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行 气力 油麦 兼用 精量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种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器双行气力式油麦兼用精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油菜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油作物,是少数几种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发芽生长的旱作粮油作物,且具有相同的越冬春化特点,在我国混合种植区域较广。
油菜和小麦种植在农艺上要求田间植株分布均匀、合理密植,能有效克服苗株分布不均匀带来的争肥、争水和争光的弊端,有利于苗株生长发育,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实现增产丰收。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首要环节便是机械化播种。而机械化播种作业必须满足农艺上的要求,就需要通过播种机将种子以一穴一粒的方式等间距的播到土层中最理想的位置,即实现精量播种。
目前,可兼用于油菜和小麦机械化播种的排种器多为半精量播种装置,如槽轮式排种器等。但这些排种器大多只能单行排种,一个排种机构只能播种一行,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一次播种两行的一器双行气力式油麦兼用精量排种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器双行气力式油麦兼用精量排种器,包括支撑底座、带正压区和负压区的气室和带链轮的排种轴,所述气室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排种轴的内筒,所述排种轴活动插装在所述内筒内,所述气室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气室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排种盘,所述排种盘定位安装在所述排种轴上,两个所述排种盘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充种罩壳,两个所述充种罩壳外侧对应所述负压区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种子箱,两个所述充种罩壳外侧对应所述正压区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落种口。通过采用在所述气室两侧分别加设一套排种机构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一次播种两行的目的,效率高、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种盘的中心安装孔为方孔,所述排种轴上对应所述排种盘的安装部位与所述方孔相配合,所述排种轴上对应所述排种盘外侧的位置设有卡簧。通过采用方孔和卡簧的定位方式安装所述排种盘,拆换方便快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方孔为六边形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筒通过气压隔板安装在所述气室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筒与所述气室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布置在所述内筒正下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种罩壳底部设有卸种螺塞。播种完毕后,多余的种子可从该卸种螺塞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采用在所述气室两侧分别加设一套排种机构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一次播种两行的目的,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方孔和卡簧的定位方式安装所述排种盘,拆换方便快捷;最后,通过在所述充种罩壳底部加设卸种螺塞,这样,播种完毕后,多余的种子可从该卸种螺塞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效率高、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座和气室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排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底座1,气室2,正压区2a,负压区2b,内筒2c,排种轴3,链轮3a,排种盘4,充种罩壳5,种子箱6,落种口7,卡簧8,气压隔板9,支撑柱10,卸种螺塞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0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后推式抛肥车
- 下一篇:呈叶脉状分布盐碱地改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