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座垫底板与油箱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0782.6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王艳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B62J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座垫 底板 油箱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的安装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座垫底板与油箱之间的安装结构,适用于越野摩托车。
背景技术
通常,越野摩托车上的座垫底板较长,座垫底板从后向前延伸到油箱上方,因此,需要在油箱上增加一个座垫底板的安装点,以保证座垫底板的可靠安装。
传统越野摩托车上的座垫底板与油箱的安装结构,结合图1、图2所示,在油箱2上方焊接有勾头3,勾头3由底板3a、连接杆3b和顶板3c构成,底板3a焊接在油箱2的斜面上,顶板3c与底板3a平行。座垫底板1在勾头3的对应位置处冲压有过孔1a和两个定位条1b,定位条1b位于过孔1a内。两个定位条1b的前端悬空,后端与座垫底板1的本体相连。顶板3c从过孔1a内伸出,两个定位条1b对称布置在连接杆3b的左右两侧,并压在顶板3c的下方。安装时,先将座垫底板1的过孔1a套在勾头3上,过孔1a远大于勾头3,此时,定位条1b位于勾头3的后方,向前慢慢推动座垫底板1,定位条1b的前端慢慢从顶板3c的下方穿过,直至定位条1b被压在顶板3c的下方无法继续向前推动为止。
这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定位条1b与顶板3c相互平行,安装时,座垫底板1上的定位条1b刚开始进入勾头3的顶板3c下方时,非常困难,致使座垫底板1与油箱2的装配难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座垫底板与油箱安装困难、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座垫底板与油箱的安装结构,所述座垫底板(1)从后向前延伸到油箱(2)上方,在所述油箱(2)上方焊接有勾头(3),勾头(3)由底板(3a)、连接杆(3b)和顶板(3c)构成,所述底板(3a)焊接在油箱(2)的斜面上,顶板(3c)与底板(3a)平行,所述座垫底板(1)在勾头(3)的对应位置处冲压有过孔(1a)和两个定位条(1b),定位条(1b)位于过孔(1a)内,两个所述定位条(1b)的前端悬空、后端与座垫底板(1)的本体相连,所述顶板(3c)从过孔(1a)内伸出,两个定位条(1b)对称布置在连接杆(3b)的左右两侧,并压在顶板(3c)的下方,关键在于:所述定位条(1b)的前端相对定位条(1b)本体向下倾斜角度α,且5°≤α≤45°。
优选为,所述倾斜角度α为30±5°。
在定位条的前端设置向下的倾斜部,安装时,先将座垫底板的过孔套在勾头上,定位条位于勾头的后方,向前慢慢推动座垫底板,定位条的前端很容易就从顶板的下方穿过,直至定位条被压在顶板的下方无法继续向前推动为止。
有益效果:这种斜面对平面的安装结构,使定位条能非常轻松地插入顶板下方,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工人的装配座垫的难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的生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3、图4所示,座垫底板1从后向前延伸到油箱2上方。在油箱2的上方焊接有勾头3,作为座垫底板1在油箱2上的一个安装点。
勾头3由底板3a、连接杆3b和顶板3c构成,底板3a焊接在油箱2的斜面上,顶板3c与底板3a平行,连接杆3b起到连接顶板3c与底板3a的作用。座垫底板1在勾头3的对应位置处冲压有过孔1a和两个定位条1b,定位条1b位于过孔1a内。两个定位条1b的前端悬空,后端与座垫底板1的本体相连。顶板3c从过孔1a内伸出,两个定位条1b对称布置在连接杆3b的左右两侧,并压在顶板3c的下方。过孔1a远大于勾头3。以上所述与改进前的结构一致。
区别在于:定位条1b的前端相对定位条1b本体向下倾斜形成倾斜部,其倾斜角度为α,且5°≤α≤45°
安装时,先将座垫底板1的过孔1a套在勾头3上,过孔1a远大于勾头3,此时,定位条1b位于勾头3的后方,再向前慢慢推动座垫底板1,定位条1b的前端很容易从顶板3c的下方穿过,直至定位条1b被压在顶板3c的下方无法继续向前推动为止。
倾斜角度α,优选为3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0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绿假单胞菌株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