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2204.6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梅丰;侯先智;石凯;徐红刚;宋海峰;张久庆;张传成;王亮;曾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24 | 分类号: | E04H12/24;E04H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字抱杆 底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尤其是一种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特高压工程钢管塔组立过程中,其顶部横担的吊装需要用到人字抱杆辅助吊装横担工艺。该工艺实施过程中,通常是将人字抱杆分别安装于塔身处(图1a)、以及吊装完毕的第一段横担末端处(图1b),来完成横担的分段吊装。
图1a和图1b为特高压钢管塔横担吊装方案设计原理图,人字抱杆辅助吊装横担工艺早已有之,但要真正在特高压工程实现此工艺,需重新研制新型人字抱杆连接底座。
由于特高压工程铁塔设计有多种塔形,不同塔形其塔身最上端的宽度随铁塔型号不同而不同,因此造成在布置人字抱杆时,人字抱杆底座除具备连接功能外,还需至少具备两个自由度。如,人字抱杆针对不同的塔形吊装时,由于横担长度不同,因而其工作幅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底座需提供人字抱杆变幅自由度(如图2“工作幅度”);针对不同宽度的塔身或横担,底座应能使人字抱杆底部能收缩或扩张(如图3所示)。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从而能够使人字抱杆能够适应不同的塔身宽度,并能够使人字抱杆调整至合适的工作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其包括调整盘、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对称设置在调整盘中线的两侧,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上各设有一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相对设置;第二支撑座,其包括法兰盘、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在所述法兰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第三突出部和所述第四突出部对称设置在法兰盘中线的两侧,在所述第三突出部和所述第四突出部上各设有一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相对设置;方帽,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调整盘上,用于固定人字抱杆的支撑杆;十字轴,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所述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经两个安装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横轴的两端分别经两个安装孔与所述第三突出部和所述第四突出部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为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轴的两端设有固定部,所述第二横轴的两端设有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销轴或螺栓。
优选地,在所述方帽上设有至少一个装配孔。
优选地,所述方帽的侧壁上设有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上设有连档绳孔。
优选地,在所述法兰盘上还设有固定座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孔包括径向孔和轴向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孔还包括附属轴向孔,其垂直于所述轴向孔设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所述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结构简单。
2.所述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能够调整所述人字抱杆的工作幅度。
3.所述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能够调整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距。
4.所述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特高压钢管铁塔。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a是人字抱杆安装于塔身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人字抱杆安装于第一段横担末端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人字抱杆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人字抱杆的主视图;
图4是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的右视图;
图6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字抱杆底部连接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音调试均衡器
- 下一篇:一种实现植物自动灌浇的交互式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