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机动配置的棒材控轧控冷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2786.8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昕;董淑霞;于志亮;孙嘉;赵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中首圆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 配置 棒材控轧控冷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轧制穿水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机动配置的棒材控轧控冷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棒、线材轧制生产线中,为了获得理想组织及晶粒度,通常采用低温轧制工艺和控轧控冷工艺。在上述轧制工艺中,水冷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棒、线材常用的水冷器的形式有:喷淋式、直喷式、湍流管式等;由于湍流式冷却器是由数个内径收缩和扩张的湍流管组成,湍流管内压力呈周期性波动,冷却水在冷却器内的扰动能够迅速打破钢材表面的蒸汽膜,并且加快冷却水与钢材接触,利于水的换热,冷却效果良好,所以,湍流式冷却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现有湍流式冷却器末端仍然有较大压力,冷却水容易突破水封冲出冷却器进而浇到后续设备上,引起后续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机动配置的棒材控轧控冷工艺装置,它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通过在线冷却设备对水温、水压、流量等参数的调节,控制轧件精轧阶段温度和轧后冷却温度,提高了钢材的坚韧性,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截水器1、排水器2、湍流管3、给水器4、反水器5、穿水入口管6、第一喷嘴7、第二喷嘴8、前导管9、中间湍流管10、后导管11、后导套12,截水器1的右端通过法兰与排水器2连接,截水器1的左端内部设置有穿水入口管6,截水器1与排水器2的连接端口设置有第一喷嘴7,第一喷嘴7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喷嘴8,第二喷嘴8的右侧连接有前导管9,排水器2的右侧通过法兰与湍流管3连接,前导管9与湍流管3内部的中间湍流管10连接,湍流管3的右侧通过法兰与给水器4连接,给水器4的右侧通过法兰与反水器5连接,给水器4与反水器5的端口内设置有后导管11,反水器5的内部中间和右端均设置有后导套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通过在线冷却设备对水温、水压、流量等参数的调节,控制轧件精轧阶段温度和轧后冷却温度,提高了钢材的坚韧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截水器1、排水器2、湍流管3、给水器4、反水器5、穿水入口管6、第一喷嘴7、第二喷嘴8、前导管9、中间湍流管10、后导管11、后导套12,截水器1的右端通过法兰与排水器2连接,截水器1的左端内部设置有穿水入口管6,截水器1与排水器2的连接端口设置有第一喷嘴7,第一喷嘴7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喷嘴8,第二喷嘴8的右侧连接有前导管9,排水器2的右侧通过法兰与湍流管3连接,前导管9与湍流管3内部的中间湍流管10连接,湍流管3的右侧通过法兰与给水器4连接,给水器4的右侧通过法兰与反水器5连接,给水器4与反水器5的端口内设置有后导管11,反水器5的内部中间和右端均设置有后导套12。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通过在线冷却设备对水温、水压、流量等参数的调节,控制轧件精轧阶段温度和轧后冷却温度,提高了钢材的坚韧性,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中首圆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中首圆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2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