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扒岩机铰链式可视机架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3201.4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侯友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唐猛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扒岩机 铰链 可视 机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机械扒岩机,具体是一种扒岩机铰链式可视机架门装置。
背景技术
扒岩机是一种集机械、液压、电气技术为一体的矿山机械,通过各类部件实现靠履带推进铲取岩石并通过铲斗将石料扒进自身的刮板输送机,输送机从尾部将岩石卸入自卸汽车、梭式矿车或其它转载设备上去。同时也可利用反铲挖掘臂扒取远处的岩石,也可以用铲斗来清理工作面的机构装置。
现有技术机架门是用螺栓将机架固定在机架门上的,在电机或泵发生故障的时候,造成检修、保养不方便,需要拆掉机架门上所有连接螺栓,费时费力,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螺栓还会生锈,用工具拧开螺栓非常困难,这样就会耽误施工进度,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扒岩机铰链式可视机架门装置,工人在维修电机和泵的时候非常方便,还起到了防盗作用,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观察电机和泵的情况,随时了解电机和泵的使用情况,防止泵漏油而发生可燃液体外泄而发生燃烧的危险性,提高矿井操作的安全性,保证维修质量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扒岩机铰链式可视机架门装置,包括机架、铰链、第一机架门、锁和第二机架门;所述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机架;所述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上设置有锁,所述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内侧分别开有方孔,锁放置在方孔内,并通过螺栓压紧;所述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上面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观察的长槽孔。
进一步,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上分别均布35个长90mm,宽30mm的长槽孔。
进一步,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分别通过3个铰链连接机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现有防爆型履带式扒岩机电机与泵维修不方便的弊端,增加了铰链使机架门可自由转动,工人在维修电机和泵的时候非常方便,避免因螺栓生锈,工人难以用工具拧开机架门;增加了锁,同时还起到了防盗作用,锁安装在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内侧的方孔中,防止锁露置表面,造成锁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以及在第一机架门和第二机架门上开有观察孔,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观察电机和泵的情况,随时了解电机和泵的使用情况,防止泵漏油而发生可燃液体外泄而发生燃烧的危险性,提高矿井操作的安全性。保证维修质量和效率,也满足工地上对防爆型履带式扒岩机方便快捷维修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铰链,3、第一机架门,4、锁,5、第二机架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扒岩机铰链式可视机架门装置,包括机架1、铰链2、第一机架门3、锁4和第二机架门5;所述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分别通过铰链2连接机架1;所述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上设置有锁4,所述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内侧分别开有方孔,锁4放置在方孔内,并通过螺栓压紧;所述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上面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观察的长槽孔。
进一步,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上分别均布35个长90mm,宽30mm的长槽孔,这样既能保证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的强度,又能保证较好的观察效果。
进一步,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分别通过3个铰链2连接机架1,能够保证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铰接的强度。
安装使用过程:铰链2通过螺栓、平垫、弹垫以及螺母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一端固定在第一机架门3或第二机架门5上,从而将机架和第一机架门3、机架和第二机架门5铰接在一起。实现了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相对于机架打开180度,工人在维修电机和泵的时候非常方便,避免因螺栓生锈,工人难以用工具拧开机架门;平时用锁4将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锁上,保证安全性,防止被盗;第一机架门3和第二机架门5上的长槽孔,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观察电机和泵的情况,提高了维修质量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3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