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沼虾的人工巢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053.1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民;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洲泉湘溪水产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屠福河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巢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沼虾的人工巢穴。
技术背景
沼虾属长臂虾科,也称马来西亚大虾、金线虾、淡水长臂虾等,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地区,生活于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与国内其他养殖虾类相比,沼虾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易于养殖、肉质好、对饲料营养要求低等优点,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虾类。
沼虾是一种底栖性攀援的水生甲壳动物,在水体底部生活,在水草等附着基处聚集较多,人工养殖时,由于水体底部污泥较多,无处攀援,往往造成产量降低。目前,经常使用的人工虾巢,一般都是用树枝或者水花生等材料加工而成,它们使用寿命短,在腐烂的过程中容易影响沼虾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沼虾的人工巢穴,解决沼虾养殖过程中无处攀援,造成产量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沼虾的人工巢穴,包括小钢圈、大钢圈、泡沫浮子、网片、石子、底部网片,其特征在于:多个小钢圈和多个大钢圈按从上往下依次为小钢圈、大钢圈的顺序多组同轴心排列,并用网片连接成灯笼形,最底部的大钢圈用底部网片绑缚,石子置于底部网片上,泡沫浮子置于最上方的网片内。
优选地,所述小钢圈直径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大钢圈直径为50~60cm。
优选地,所述小钢圈和大钢圈在人工巢穴完全展开时相邻的高度为25~30cm。
优选地,所述网片和底部网片均为网目0.5~1cm的聚乙烯网片。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沼虾的人工巢穴成灯笼形,表面为网片,沼虾可在上面攀援附着,扩大了沼虾在水体中的附着面积,提高了沼虾的养殖产量。本人工巢穴可压缩折叠,在非养殖季节,减少了人工巢穴的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钢圈、2.泡沫浮子、3.大钢圈、4.网片、5.石子、6.底部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沼虾的人工巢穴,包括小钢圈1、大钢圈3、泡沫浮子2、网片4、石子5、底部网片6,多个小钢圈1和多个大钢圈3按从上往下依次为小钢圈1、大钢圈3的顺序多组同轴心排列,并用网片4连接成灯笼形,最底部的大钢圈3用底部网片6绑缚,石子5置于底部网片6上,泡沫浮子2置于最上方的网片4内。优选地,选用三个小钢圈1和三个大钢圈3,小钢圈1直径为10~15cm,大钢圈3直径为50~60cm,人工巢穴完全展开时相邻小钢圈1和大钢圈3的高度为25~30cm。完全展开时,人工巢穴总高度为1.25~1.50m,此高度刚好接近于沼虾养殖池水体高度(目前普通沼虾养殖池水体高度均在1~1.5m范围内)。网片和底部网片均为网目0.5~1cm的聚乙烯网片,利于沼虾攀援栖息。
使用时,依靠石子5的重力将人工巢穴底部置于养殖池池底,依靠泡沫浮子2的浮力将人工巢穴完全展开,提供了尽可能大的附着面积,沼虾可在网片4上面攀援附着,提高了沼虾的养殖产量。
在非养殖季节,不需要使用沼虾的人工巢穴,可将人工巢穴的网布展开的体积压缩折叠,相邻小钢圈1和大钢圈3之间的空间被压缩,减少储藏空间。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洲泉湘溪水产专业合作社,未经桐乡市洲泉湘溪水产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