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塑井专用吸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380.7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沃丰格瑞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塑井 专用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塑管表面防腐处理工艺中,具体是指一种浸塑井专用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表面处理工艺中防腐涂层的喷涂原料是采用塑粉,塑粉在浸塑井中经过压缩空气将塑粉吹起,使塑粉均匀充满整个浸塑井,最终使塑粉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表面,然后经过加热,使塑粉与管道相结合,形成防腐层,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塑粉粉尘逸出,使得整工作空间弥漫塑粉颗粒,工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虽然带有口罩,但防护效果依然不好,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人体肺部的影响,此外,塑粉价格相对较为昂贵,由于长期的塑粉外逸,造成了大量粉尘的浪费,影响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力改善生产环境,降低生产环境对人体的危害,降低排放物粉尘浓度,可回收再利用塑粉的浸塑井专用吸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浸塑井专用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箱体,所述吸尘箱体为蜗形结构,吸尘箱体蜗心端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与吸尘箱体连通的吸尘孔,吸尘箱体蜗口端的上表面设有与吸尘箱体连通的塑粉收集口,所述吸尘箱体蜗心端的直径为D,蜗口端的长度为L,D:L=4:3。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吸尘箱体设计成蜗形结构,能够保证吸尘孔产生的吸力大致相同,有益于均匀吸尘,被吸收的塑粉能够通过塑粉收集口集中收集,可再次循环使用,提高利用率,将蜗形箱体蜗心直径与蜗口长度比值设为4:3,这个比例更加利于塑粉的收集,同时还避免了蜗口处塑粉的堆积。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孔呈环形均匀布置在通孔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使吸尘孔均匀的对浸塑井井口处的塑粉进行收集,避免产生吸附死角而导致的塑粉外逸。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孔为矩形孔或圆形孔。采用本技术方案,吸尘孔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孔的形状结构,但一定要保证吸尘孔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孔的截面面积不小于3cm2。采用本技术方案,主要为了保证塑粉的吸收速率,同时还不能影响浸塑井内的整体气流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边缘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通孔的上边缘或/和下边缘,所述挡圈的高度不小于10cm。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挡圈主要为了便于本收集装置与其他管道的连接,同时也为了防止连接处塑粉的外逸,经过实际使用验证,高度为10cm的挡边圈即可完全满足防止外逸的使用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塑粉收集口为矩形或圆形。采用本技术方案,塑粉收集口可根据塑粉收集口后连接的回收装置的形状设置,可以根据加工的方便程度进行设置,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
作为优选,所述塑粉收集口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不低于8cm。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挡板主要用于塑粉收集口与回收装置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密封性,有效防止了塑粉从连接处的外逸,经过实际使用验证,高度为8cm的挡边圈即可完全满足防止外逸的使用要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分散到浸塑井井口的塑粉充分收集,所述吸尘箱体的吸尘率达99%,收集后的塑粉可循环使用,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吸尘箱体,2、通孔,3、吸尘孔,4、塑粉收集孔,5、挡圈,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浸塑井专用吸尘装置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沃丰格瑞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沃丰格瑞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辊可换式冷轧机
- 下一篇:一种皮革刷浆机传送带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