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榫槽机构及包括这种机构的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7968.4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泉;喻忠奎;张丰敏;程园;张志胜;李林;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18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包括 这种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榫槽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外壳翻转的榫槽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设备外壳翻转多为同心轴翻转,致使外壳或翻盖表面有缺口,或者配合面的缝隙过大,无法做到平整结合,对产品外观产生重大影响,如图1所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外观要求逐渐提高,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日益被重视。
传统翻转方式要么在翻转部件和外壳结合处有非常大的圆角,为的是翻盖从闭合状态到旋转的过程中,翻盖不会与上盖有干涉,但是,这样会使得两侧有缺口,对产品表面的整体性破坏非常大,并且,两侧的壳体较为薄弱,导致外壳的强度不够,容易挤压,目前,传统翻转方式带来的外观缺陷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实用新型创造来克服这个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翻盖在开启、闭合、翻转过程中引起产品外观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达到既保证外观无缝闭合,又能够顺利翻转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榫槽结构,该榫槽结构位于一个外壳上,该外壳包括一个上盖,该上盖具有一个凸榫结构,比如转动轴等,该外壳还包括一个翻盖,该翻盖具有一个凹槽结构,所述的上盖和翻盖通过上述的凸榫结构和凹槽结构连接在一起,实现翻转的功能,为了使得翻盖能够顺利旋转,并且在闭合时翻盖和上盖能够实现无缝连接,这种无缝连接不仅从正面看过去是无缝的,从侧面看过去也要是无缝的,同时又需要翻盖和上盖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这就进一步要求翻盖能够一边旋转,一边退离上盖,为此,翻盖和上盖应至少具有一个榫槽活动机构,能有效限定翻盖在翻转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在榫槽活动机构内,有一凸榫结构和凹槽结构,该凸榫结构可为柱形结构,该凹槽结构为引导槽,使翻盖组件在翻转过程中引导凹槽结构的进退,为了方便榫槽结构的安装,把翻盖分为两个单独的零件,即翻盖上板和翻盖下板,在组装时,先将翻盖上板安装到旋转轴配合位置,再将另一个与之配对的翻盖下板贴在翻盖上板的相应位置,打上螺钉固定,再打上具有防拆功能的塑料帽。
一些通用设备都会具有一个外壳,外壳上常带有翻盖的结构,上述的带有榫槽结构的翻盖可以很好地用于这些外壳上,对于计量仪表来说,其通常包括一个上盖,一个下盖,一个翻盖,一个电池盖,一个电子模块,对于流体计量仪表比如水表、热能表、燃气表来说,还会包括有一个基表,在这些计量仪表上,使用上述带有榫槽结构的翻盖,能够很好地使上盖、翻盖无缝衔接,配合完整无缺口,并使翻盖可沿旋转轴顺利翻转,除了计量仪表,移动通信终端,比如手机,也可以应用上述翻盖结构。
翻盖与上盖应至少具有一个榫槽活动机构,有效限定翻盖在翻转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同时,在榫槽活动机构内,应有凸包限位结构,使翻盖在翻转0~90°的过程中不会轻易晃动(见图4)。
翻盖顶端应有凸起筋位,使翻盖在闭合过程中起导向作用,回到起始状态(见图2与图5),并与开槽结构紧密配合,实现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不晃动和翻转。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翻盖旋转机构的模式,做到产品各零件之间完好配合,无任何外观缺口及外壳强度隐患,使产品外观没有瑕疵,产品质量更加完善,利用计量器外壳材料自身所具备的弹性,在翻转过程中,能有很好的翻转手感和效果,能很好地体现产品高端品质特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翻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上盖与翻盖成90°示意图。
图3:榫槽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翻盖翻转过程中行走轨迹示意图。
图5:包括榫槽结构的外壳的闭合时示意图。
图6:包括榫槽结构的外壳的开启时示意图。
图7:翻盖有斜角突起、上盖有开槽的示意图。
图8:计量仪表组装及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各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1-上盖;
2-翻盖;
2A-翻盖上板;
2B-翻盖下板;
3-下盖;
4-上盖上平面;
5-翻盖上平面
6-榫槽机构;
7-凸包限位结构;
8-翻盖侧平面;
9-上盖侧平面;
10-螺钉孔;
11-限位筋;
12-斜角突起;
13-定位凹槽;
14-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7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