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底板碎石层疏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8071.3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衍华;石立国;丁鹏;杨先平;谭芝;马文浩;陈博;朱俊成;张继川;李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底板 碎石 疏水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基坑地下室底板的疏水构造,特别是一种在地下室底板上使用碎石层做疏水层的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设计深度较大,地下水渗透压力也往往较大,混凝土底板上极细微的裂缝均可能在水压作用下导致渗漏,加之现场混凝土养护因条件限制不能保证混凝土底板完全处于水中或潮湿的条件下,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易使混凝土收缩量增大而收缩开裂而渗漏;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底板产生裂缝而导致渗漏;混凝土施工质量差异致裂缝隙或孔洞引起渗漏。实际工程中由于混凝土开裂而需多次进行高压灌浆处理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工程因裂缝渗漏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严重影响使用功能。
传统的地下室疏水构造使用的是成品疏水板,该疏水板设置于找坡层和混凝土面层之间,但使用时必须将混凝土面层完全浇筑满疏水板的凸头,一旦浇筑不当易造成无法保证架空层的抗压强度,而且疏水板长时间使用容易翘曲变形,造成混凝土浇筑后悬空空鼓,混凝土面层下陷或开裂,需进行细部处理和后期成品维修,施工时间长。因此急需一种更有效、更简单的底板防漏排水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碎石层疏水构造,要解决传统疏水板无法保证架空层的抗压强度,且长时间使用容易翘曲变形,造成混凝土浇筑后悬空空鼓,混凝土面层下陷或开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底板碎石层疏水构造,设置在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由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找坡层、疏水层、防水隔离层和配有钢筋网片的混凝土面层组成,所述疏水层是碎石疏水层,碎石疏水层的底部平行且间隔埋设有多个截面为拱形、沿底板纵向通长的引水管道,引水管道的底部扣置找坡层上表面,引水管道的拱部迎水面均布多个疏水孔,引水管道的两端与底板周围的排水沟相通,所述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自找平。
所述疏水层的骨料级配为15~25。
所述引水管道为PVC管沿其中轴线一分为二剖开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疏水板需被混凝土填满凸头才能保证强度的缺陷,采用强度较大的碎石做底板疏水层,耐久性好,防止混凝土面层的下陷或开裂。疏水层中设置拱型且沿底板纵向通长的PVC引水管道,不易变形,引水管道是PVC管沿竖向轴线一分为二剖开为拱型,拱型迎水面面积大,利于排水,引水管道两端与底板横向排水沟相通,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排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施工简便且安全度高,相对后期堵漏修补节省了细部处理及成品维修的时间,节约资源和减少工期。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取材方便,施工简便,可广泛应用与地下室底板疏水的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下室底板、2-找坡层、3-疏水层、4-防水隔离层、5-混凝土面层、6-排水沟、7-引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地下室底板碎石层疏水构造,设置在地下室底板1的上表面,由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找坡层2、疏水层3、防水隔离层4和配有钢筋网片的混凝土面层5组成,所述疏水层3是碎石疏水层,碎石疏水层的底部平行且间隔埋设有多个截面为拱形、沿底板纵向通长的引水管道7,引水管道7的底部扣置找坡层2上表面,引水管道7的拱部迎水面均布多个疏水孔,引水管道7的两端与底板周围的排水沟6相通,所述混凝土面层5的上表面自找平。
所述疏水层3的骨料级配为15~25。所述引水管道7为PVC管沿其中轴线一分为二剖开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包括底板清理、堵漏;铺设碎石疏水层,铺设隔离层,绑扎钢筋网片,铺设走道板,浇筑砼及混凝土的养护。具体如下:
步骤一,底板清理、堵漏:将地下室底板1表面的杂物、模板屑等清除干净,如有渗漏裂缝,采用高压灌浆堵漏,检查没有明显漏水后,采用水泥砂浆制作找坡层2。
步骤二,铺设疏水层:在找坡层2的上表面间隔放置多个拱形的引水管道3.2,采用15~25级配的碎石作为碎石疏水层3.1,均匀铺设至少100mm厚,碎石层须均匀铺设在引水管道的四周及其上部,保证架空层的抗压强度,避免在上部混凝土面层5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下陷。对于厚度较大的疏水层,其外露部分用钢丝网封闭,以防止疏水层内滋生虫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8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延迟视频编码基于可变帧率的码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在视频译码中的系数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