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线机的张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8499.8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孔令野;赵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线机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缆机,特别涉及一种绞线机的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线芯绞合过程中,线芯放出张力是影响电线电缆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高速旋转的中心式绞线机,在从满绕线盘到空绕线盘的变化过程中,严格要求线芯放出张力均匀稳定。
本实用新型产品用于中心式绞线机,适用于双盘切换式放线或单盘放线,属于同心式绞合机构的组成部件,用于驱动绕线盘与主轴同向旋转,同时通过机械式反馈,在线芯放出过程中,可自动调整绕线盘与主轴的相对转速,从而保证了线芯放出张力均匀稳定,提高了电线电缆线芯绞合质量。
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成缆机来保证线芯放出张力均匀稳定的装置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绞线机的张力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绞线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主轴,其特征在于:在主轴上配合连接一组同心的绕线盘,在每间隔两个绕线盘之间的主轴上都设有一个控制装置,在主轴上还设有一组开口,每个开口都与对应的控制装置对应配合,在每个开口内都配合连接一个III号导轮,所述的控制装置套接在主轴上的支架,在支架的一侧配合连接旋转支架、另一侧连接配重块,在支架上对称连接两个摩擦装置,在旋转支架上铰接一个II号导轮支架,在旋转支架上还连接一组调节轴,在II号导轮支架的一端配合连接II号导轮、另一端连接压头,压头与摩擦装置对应配合,在旋转支架和II号导轮支架之间还配合连接一组弹簧,每个弹簧都与相应的调节轴对应配合,在旋转支架的前端套接I号导轮支架,在I号导轮支架上连接I号导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摩擦装置包括摩擦支柱,在摩擦支柱内设有一个贯穿的阶梯孔,在阶梯孔内配合连接伸缩轴,在伸缩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摩擦片、另一端连接端盖,端盖又与阶梯孔相配合,在伸缩轴上还套接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摩擦支柱和端盖压缩配合,所述的摩擦片与绕线盘对应配合,端盖与压头对应配合。
在所述的旋转支架上还设有卡槽,在旋转支架上通过卡销轴连接卡销,卡销与卡槽对应配合,在卡销轴上套接扭簧,扭簧分别与卡销和旋转支架对应配合,在II号导轮支架上设有挡销,挡销与卡销对应配合。
所述的卡销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把手,在挡销上连接一个轴承,轴承与卡销对应配合。
所述的旋转支架包括套筒,在套筒的上端设有法兰、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带通孔的下支持块,在法兰上设有卡槽,在卡槽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带通孔的上支持块,在法兰上还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一组通孔,在支撑板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设有连接筒。
所述的II号导轮支架包括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下端设有连接管,在连接板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铰接孔,在支撑架的上侧设有连接杆,在支撑架上还设有弹簧连接座。
所述的支架包括半圆板,在半圆板上设有开槽,开槽与开口对应配合,在半圆板上对称设置连个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对应的通孔,在通孔配合连接摩擦装置,在支撑板的端部设有端盖,在端盖的中心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与套筒旋转配合,在让位孔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个让位槽,让位槽与卡槽相对应,半圆板还通过螺钉连接一个半圆端盖,半圆板与半圆端盖配合形成套筒,套筒与主轴套接。
本装置即可适用于双盘切换式放线张力控制,又适用于单盘放线的张力控制,在绞合过程中通过机械张力反馈调节实现放线张力的调节。所述的旋转支架可在支架内做360°旋转,每个控制装置可通过手柄调节旋转,使每个控制装置与其两侧的绕线盘对应配合。控制装置与主轴之间通过平键连接,所以控制装置与主轴一起旋转,而每个绕线盘与主轴之间是通过轴承连接,其与主轴作相对旋转运动。每个控制装置在主轴上呈螺旋线状分布。当缆芯从绕线盘经过反馈装置,再从主轴内引出。
所述的II号导轮支架铰接在支架上,II号导轮支架绕铰接点自由转动,当控制装置旋转速度小于绕绕线盘的旋转速度时,缆线被拉紧,在缆线的作用下II号导轮支架绕铰接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压头压紧摩擦装置,从而使摩擦装置压紧绕线轮,进而使得绕绕线盘速度减小;相反当控制装置旋转速度大于绕绕线盘的旋转速度时,缆线受力较小而松弛,II号导轮支架绕铰接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压头离开摩擦装置,从而使摩擦装置远离绕线轮,进而使得绕绕线盘速度加大,如此反复调节从而达到平衡状态,使得线芯放线张力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江精工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8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模式噪声消除电路
- 下一篇:用于高速目标测量的大视场高帧频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