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凝水泄放单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040.X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施红旗;邱泽正;余涛;吴昊;王世忠;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24 | 分类号: | F16T1/2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水泄放 单向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水泄放单向阀,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冷却器或除水器的排水,可有效防止空气流通对凝水排放的影响。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凝水排放情况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效能,部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将空气冷却器和除水器置于风机的进气管侧,由于处于风机的负压区域,空气往往经由凝水排放管被风机抽入冷却器和除水器,在气流的作用下,系统产生的凝水将不能有效经由凝水排放管顺畅排放,凝水在不能有效通过凝水排放管路排出情况下,将会随送风管路进入风机和管路系统,造成风机性能下降,影响系统运行。目前一般是在凝水排水管路中设置U型存水弯形成水封,避免空气经由凝水管进入系统,这种设置方式要求在空调系统启动前存水弯内必须已经有足够的水封,若水封高度不够,将无法阻断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凝水泄放单向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央空调系统凝水排放技术的不足,该单向阀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性能稳定,使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器或除水器的排水更便利,有效防止空气流通对凝水排放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凝水泄放单向阀,包括进口接头、出口接头,连接所述进、出口接头之间的底座及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位于底座之上设置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之上接触配合有密封浮球,所述密封浮球上方设置浮球挡板,所述浮球挡板与底座之间连有引导浮球运动方向的导向杆。
所述浮球挡板设有多个导向杆定位孔与一个通气孔,并设置多个规则布置的肋,所述浮球挡板中部设置与所述密封浮球直径相同的弧形。
所述底座与筒体之间为法兰连接,并配有密封件,底座上设置限位凸台。
所述底座与进口接头之间、所述出口接头与所述筒体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所述密封座为内圆台型密封座,便于与所述密封浮球接触配合,该密封座由密封座压盖固定。
进一步,所述密封座外轮廓为圆柱体,内轮廓为圆台,密封座由限位凸台和密封座压盖定位。
所述筒体顶部或顶部侧面设置所述出口接头。
进一步,所述密封浮球置于所述浮球挡板、各个导向杆与密封座压盖构成的腔体内,两相邻导向杆间距小于所述密封浮球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凝水顺流时,凝水从下部进口接头进入筒体内部,浮球被下部水流的压力顶离密封座,凝水经浮球挡板上肋之间的空隙流至筒体上部,从出口接头流出,凝水排放稳定后,球体嵌入浮球挡板的弧形中;
当无凝水从进口接头进入时,浮球靠自重回落至密封座中,在自重和空气压力作用下压紧密封座实现密封止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冷却器或除水器的排水,可有效防止空气流通对凝水排放的影响,具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实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座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浮球挡板俯视图。
图中,1、底座,2、内圆台型密封座,3、密封座压盖,4、浮球,5、导向杆,6、浮球挡板,7、筒体,8、出口接头,9、进口接头,10、密封件,11、限位凸台,12、导向杆定位孔,13、肋,14、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凝水泄放单向阀,包括位于下端的进口接头9,与进口接头9焊接的底座1,与底座1通过法兰连接的筒体7,并在两者之间配有密封件10。
如图2所示,底座1上设有限位凸台11,筒体7顶部侧面设有出口接头8,出口接头8与筒体7之间为焊接连接。
在筒体7内部,位于底座1中央设置内圆台型密封座2和与其接触配合的浮球4,内圆台型密封座2由密封座压盖3固定,浮球4上方设置浮球挡板6,浮球挡板6与底座1之间连有导向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安全气囊用充气装置
- 下一篇:冷轧轧机稀油润滑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