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变电并勾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0159.9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鹿彬;金青;白亚为;邓润叶;周军;董相岭;张邹林;罗万兴;张作鹏;张哲;李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咸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金具,特别涉及一种输变电并勾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输配电导线安装、更换工作存在诸多不方便的问题:由于临时用电、新用电户、导线更换、线夹更换等工作,所使用的金具是传统老式线夹靠多螺栓加紧导线的工作模式,在上述操作作业中进行导线拆卸、固定过程较复杂,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时间较长,耗费人员的大量体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急需一种新的更换线夹和导线的金菊,以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降低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输变电并勾线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变电并勾线夹,包括作为线夹支撑主体的C型弓架,置于C型弓架内将导线分别与C型弓架两端凹槽压紧的两个导线压块,两导线压块相向端形成锥形孔,锥形孔内安装有将两导线压块分别向C型弓架两端凹槽挤压的圆锥销,圆锥销两端连接有螺杆,螺杆上套有用于将圆锥销与导线压块固定的螺母。
所述C型弓架上套装有开口方向与C型弓架相反的C型加固块。
所述螺母与导线压块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垫圈。
所述两导线压块压紧导线的端部为与导线外形相适应的内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包括C型弓架,置于C型弓架内将导线分别与C型弓架两端凹槽压紧的两个导线压块,使用时将两根导线分别置于C型弓架两端凹槽与两导线压块之间,通过旋紧圆锥销两端的螺母,进而使圆锥销挤压两导线压块,实现导线压块压紧导线的目的,作业者只需通过旋紧圆锥销的两端的固定螺母,就可完成导线夹紧的工作,两端的螺母同时实现了圆锥销自锁的目的,实施过程快捷、方便、安全、可靠,并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的特点,相比传统老式线夹减轻工作人员重复性工作,降低工作强度。
进一步,C型弓架上套装有C型加固块,C型加固块是对整体结构起加固的作用,使工作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圆锥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右视图,图3-2为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中的C型加固块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右视图,图4-2为主视图;
其中:1为C型弓架;2为导线压块;3为垫圈;4为圆锥销;5为螺母;6为C型加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新型输变电并勾线夹整体结构图,主要包括C型弓架1、导线压块2;垫圈3;圆锥销4;螺母5;C型加固块6等组成。
C型弓架1是输变电并勾线夹的主要支撑的主体,其内部放置有将导线分别与C型弓架1两端凹槽压紧的两个导线压块2,两导线压块2相向端形成锥形孔,锥形孔内安装将两导线压块2分别向C型弓架两端凹槽挤压的圆锥销4,两导线压块2压紧导线的端部为与导线外形相适应的内圆弧形,使得压紧效果更好且不伤导线;圆锥销4两端连接有螺杆,螺杆上套有用于将圆锥销4与导线压块2固定的螺母5,螺母5与导线压块2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垫圈3,用来保护圆锥销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圆锥销的压力。线夹结构简单,主要预紧力来源是通过圆锥销的楔形块挤压力来实现的,通过自身摩擦力来实现自锁的。
进一步,所述C型弓架1上套装有开口方向与C型弓架1相反的C型加固块6,加固线夹的整体结构,保障输变电并勾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圆锥销4是输变电并勾线夹动力来源,通过螺母5夹紧和松卸圆锥销,实现夹紧和松开导线,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能够满足更多的工作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安全使用的基础金具,保证安全、高效益、可靠性能。提高安全器具使用的运行质量保障,同时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频繁操作反复性,能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咸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咸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0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