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转速伺服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0770.1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直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常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11/00;H02K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速 伺服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尤其是一种高转速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伺服电机所运用的范围很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需求高转速的伺服电机。现有的伺服电机的转速一般在3000转左右,如果能将转速提高一倍将给许多行业带来方便。提高伺服电机的转速,首先考虑到改变绕组线圈的参数,譬如增加线径、改变匝数;然而由于转速的提高,伺服电机工作时间一长就会发热,又需要考虑散热问题,普通转速的伺服电机只需要自然冷却,高转速的伺服电机靠自然冷却显然无法达到散热要求,故必须加入冷却系统;但增加冷却系统后就加重了高转速伺服电机的自重,转轴通过轴承将转轴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连接到所需部件上,一般的轴承如深沟球轴承就无法消除轴向间隙,自重大、存在轴向间隙就无法实现伺服电机的高转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消除轴向间隙、具有冷却系统的高转速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转速伺服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转轴和编码器,所述壳体具有前端盖,所述转轴具有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定子上绕有线圈,所述线圈的线径为0.7~1.0mm,线圈的匝数为24~28,所述转轴的输入端通过双列角接触轴承活动安装在壳体内部,输出端通过单列角接触轴承与编码器相连,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有双头螺旋槽,双头螺旋槽的两个头部在前端盖上分别与前端盖上的进水孔和出水孔相通,双头螺旋槽的两个尾部相连。
线圈的线径较普通转速伺服电机的线圈线径增加了30%,匝数减少28%,转速提高到6000转;转轴的输入端通过双列角接触轴承活动安装在壳体内部,输出端通过单列角接触轴承与编码器相连,消除了轴向间隙;壳体内壁上还设有双头螺旋槽,双头螺旋槽的两个头部在前端盖上分别与前端盖上的进水孔和出水孔相通,双头螺旋槽的两个尾部相连,对伺服电机实现了水冷却。
普通转速伺服电机定子上的线圈为B级绝缘线圈,由于线圈线径加粗,匝数减少,促使转速提高,从而要求线圈的绝缘性能也需增加,故所述线圈为F级绝缘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线圈参数来提高转速,并解决了由于提高转速带来的散热问题和轴向间隙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定子,3.转子,4.转轴,5.编码器,6.角接触轴承,7.双头螺旋槽,11.前端盖,21.线圈,41.输出轴,42.输入轴,111.进水孔,112.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高转速伺服电机,包括壳体1、定子2、转子3、转轴4和编码器5,壳体1具有前端盖11,转轴4具有输出端41和输入端42,定子2上绕有线圈21,线圈21为F级绝缘线圈,优选线圈21的线径为0.9mm,线圈21的匝数为24~28,转轴4的输入端41通过双列角接触轴承6活动安装在壳体1内部,输出端42通过单列角接触轴承6与编码器5相连,壳体1内壁上还设有双头螺旋槽7,双头螺旋槽7的两个头部在前端盖11上分别与前端盖11上的进水孔111和出水孔112相通,双头螺旋槽7的两个尾部相连。
前端盖11上连接有向进水孔111引入冷水和对出水孔112引出热水的接头。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常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常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0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