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1673.4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柴玉琨;李书良;唐月明;王学权;任俊波;刘健;张科;王哲;李宁;任黎平;许贵平;贺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75;G01N29/2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探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声波探伤的设备。
背景技术
多斜率曲面工件在机械加工和制造领域中较为常见,例如核反应堆中的第一壁壁板多斜率屏蔽模块。
多斜率曲面工件加工较为困难,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部缺陷。为了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需要对加工好的多斜率曲面工件进行探伤。
超声波探伤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探伤方法,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
要得到准确的超声波探伤结果,需要保证入射声束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重合。对于多斜率曲面工件,其表面状况较为复杂,如何控制超声波探头的姿态,使其发射的声束始终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重合,是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超声波检测设备无法实现在连续运动中,使超声波探头发射的声束始终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超声波检测设备无法实现在连续运动中,使超声波探头发射的声束始终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重合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波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声波检测设备,包括:超声波探头;驱动超声波探头在X轴、Y轴、Z轴、A轴和B轴上移动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于将超声波探头与五轴驱动装置结合,使超声波探头能够在对准每个测量点的同时,能够调整超声波探头的姿态,从而让超声波探头发射的声束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重合,实用于多斜率曲面工件的探伤。
具体的,驱动装置首先驱动超声波探头在X轴和Y轴上运动,使超声波探头移动至测量点的位置;然后,驱动装置再带动超声波探头在Z轴、A轴和B轴方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超声波探头连接的超声波探伤仪不断检测被测物体的表面反射波幅,当表面反射波幅最大时,即超声波探头发射的声束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X轴运动模块;设置于X轴运动模块上的Y轴运动模块;设置于Y轴运动模块上的Z轴运动模块;设置于Z轴运动模块底部的B轴运动模块;与B轴运动模块连接的A轴运动模块;所述超声波探头设置于A轴运动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X轴运动模块包括滚珠丝杠X、丝杠螺母X、壳体X、支撑轴承X和伺服电机X;
滚珠丝杠X通过支撑轴承X固定于壳体X中,丝杠螺母X与滚珠丝杠X连接,滚珠丝杠X与伺服电机X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Y轴运动模块包括滚珠丝杠Y、丝杠螺母Y、壳体Y、支撑轴承Y和伺服电机Y;
滚珠丝杠Y通过支撑轴承Y固定于壳体Y中,丝杠螺母Y与滚珠丝杠Y连接,滚珠丝杠Y与伺服电机Y连接,壳体Y与所述X轴运动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Z轴运动模块包括滚珠丝杠Z、丝杠螺母Z、壳体Z、支撑轴承Z和伺服电机Z;
滚珠丝杠Z通过支撑轴承Z固定于壳体Z中,丝杠螺母Z与滚珠丝杠Z连接,滚珠丝杠Z与伺服电机Z连接,壳体Z与所述Y轴运动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下方的水槽。
设置水槽,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采用水作用耦合剂。利用水作为耦合剂,水能够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接能量高,盲区小,对提高检测精度有较大帮助。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探头为水浸点聚焦探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将超声波探头与五轴驱动装置结合,使超声波探头能够在对准每个测量点的同时,能够调整超声波探头的姿态,从而让超声波探头发射的声束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重合,实用于多斜率曲面工件的探伤;
2.设置水槽,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采用水作用耦合剂,能减小检测盲区,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驱动装置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1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肉下饭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收纳台盆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