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2116.4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0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87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外壳电池盖通过模具成型,而模具中一般采用潜伏式浇口。如图1所示,传统模具中,输送材料的水口5的末端为浇口3,与浇口3相接的潜片1为直身结构,潜片1的顶部与成型产品6(部分展示)相接。由于潜片1为直身结构,在斜顶2顶出过程中浇口3被切断后,留在潜片1上的残料会与模仁4的侧壁碰擦,出现强脱出胶粉现象,久之则会造成斜顶2被卡死甚至烧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结构,避免顶出件顶出过程中潜片与模仁侧壁碰擦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结构,包括潜伏式浇口、与所述浇口相接的潜片以及用于顶出所述潜片的顶出件,所述潜片与所述浇口的接合面相对于所述顶出件的顶出方向具有斜度,其中所述潜片的接合面位于所述浇口的接合面的斜上方。
所述斜度可以是70度~85度。
所述斜度为80度。
所述顶出件为倾斜设置的斜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潜伏式浇口的直身潜片改为具有一段斜度的结构,在顶出件顶出过程中,由于潜片与浇口的接合面具有斜度,潜片顺着顶出方向移动会与模仁侧壁之间产生空隙,使得浇口被切断后留在潜片上的残料有足够的空间,潜片浇口段不会再与模仁侧壁碰擦而产生胶粉脱落,从而有效避免了因胶粉而造成顶出件卡死甚至烧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具采用直身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模具结构潜片顶出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阅图2,一种模具结构包括潜伏式浇口3、与所述浇口3相接的潜片1以及用于顶出所述潜片1的顶出件2,所述潜片1与所述浇口3的接合面相对于所述顶出件2的顶出方向具有斜度,其中所述潜片1的接合面(即潜片浇口段与浇口相对的面)位于所述浇口3的接合面的斜上方(图中为右上方)。顶出件2优选为倾斜设置的斜顶。
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斜度可以是70度~85度,优选为80度。
图3所示为开模后斜顶顶出一端距离(如1.5mm)时的状态。由于潜片浇口段具有斜度,在顶出过程中潜片浇口段始终处于脱离模仁4的状态,因此潜片1不会再与模仁4的侧壁碰擦而脱出胶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的浇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短流道三板式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