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挂戴和手握携带方式的短波手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2376.1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素琴;朱霄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携带 方式 短波 手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波手持机,尤其是一种具有挂戴和手握携带方式的短波手持机,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短波手持机,是一种以点对点通信为主的手持通信设备,经常用于部队行进间通信,完成近、中程指挥协同和战术信息传输,可以满足数字化部队建设对短波通信的需求。
目前,在社会、军事上使用的手持机,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通常设计的产品只能满足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极少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而对产品进行分析与设计,这不仅使产品的操作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而且用户的携带方式不能随使用环境发生改变,因此,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挂戴和手握携带方式的短波手持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具有挂戴和手握携带方式的短波手持机,包括手持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搭扣和绑带,所述搭扣和绑带分别可拆装地固定在手持机本体的后壳,所述搭扣与手持机本体形成挂戴式结构,所述绑带与手持机本体形成手握式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搭扣通过螺钉固定在手持机本体的后壳。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手持机本体的后壳设有下凹槽和上凹槽,所述下凹槽中部设有一横杠,所述上凹槽中部设有一横向固定件,所述绑带一端穿过横杠后侧采用扣件扣在横杠上,另一端穿过横向固定件后侧采用魔术贴形式固定,所述绑带与手持机本体的后壳之间形成一定空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手持机本体的后壳在手掌放置的位置上设有多个凸点。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手持机本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手握槽。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搭扣位于手持机本体的后壳上方位置,所述绑带位于搭扣的正下方。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手持机本体的前壳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麦克风、显示屏以及多个按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短波手持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搭扣和手持机本体形成的挂戴携带方式以及绑带和手持机本体形成的手握携带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携带方式,且在任一种携带方式的状态下都可以转换成另一种携带方式的状态,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挂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持机本体,2-搭扣,3-绑带,4-下凹槽,5-上凹槽,6-横杠,7-横向固定件,8-手握槽,9-凸点,10-麦克风,11-显示屏,12-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短波手持机包括手持机本体1、搭扣2和绑带3,所述搭扣2位于手持机本体1的后壳上方位置,所述绑带3位于搭扣2的正下方;所述手持机本体1的后壳设有下凹槽4和上凹槽5,所述下凹槽4中部设有一横杠6,所述上凹槽5中部设有一横向固定件7,所述手持机本体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手握槽8;所述搭扣2通过螺钉固定在手持机本体1的后壳;所述绑带3一端穿过横杠6后侧采用扣件扣在横杠6上,另一端穿过横向固定件7后侧采用魔术贴形式固定,所述绑带3与手持机本体1的后壳之间形成一定空间,使用户拇指外的四只手指可以穿过;所述手持机本体1的后壳在手掌放置的位置上设有多个凸点9,以防止用户手握时出现打滑现象;所述手持机本体1的前壳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麦克风10、显示屏11以及多个按键12。
当用户需要在作战环境使用时,将绑带3拆下,如图3所示,此时所述搭扣2和手持机本体1形成挂戴式结构,将搭扣2挂在上衣口袋,在挂戴状态下,用户只要低头即可进行通信,使用户的双手可以手持武器作战。
当用户需要在一般环境使用时,将搭扣2拆下,如图4所示,此时所述绑带3和手持机本体1形成手握式结构,打开绑带3一端的魔术贴,在用户将拇指外的四只手指穿过绑带3与手持机本体1的后壳之间形成的空间后,紧握手持机本体1两侧的手握槽8,然后再将魔术贴贴紧固定,在手握状态下,用户只要用嘴对准图2所示的麦克风10发音即可进行通信,使通信效果更清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