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河面清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2621.9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封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迪曼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河面 清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清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河面清污器。
背景技术
以我国为例,很多河流、湖泊,储水池、水库甚至近海海洋等地表水域,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非常严重,水中污染物超标,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特别是当夏季来临时,由于水温增高,藻类繁殖速度惊人。藻类漂浮在水面上互相粘连,形成一层水藻漂浮层,通称水华。在海洋领域,人们也把水藻漂浮层成为赤潮。厚厚的水华漂浮在水面,多呈绿油漆状,阻碍了氧向水中的传递,导致鱼类死亡,水藻死亡后释放毒素,并散发出腥臭味,严重污染了水环境。
水华之外,还有浮萍、水草及被风吹入水中的落叶、随污水一起排入的固体垃圾等等,也常常在水面形成水面固体漂浮物,成为水面垃圾,也同样污染了水环境。
水华被称做生态癌症,多年来,人们耗费巨资也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目前的常规对策有:减少氮、磷的排放或通过水生植物栽培等方法削减水中的氮、磷含量;放置食藻鱼吞食水藻;喷晒药剂或生物制剂直接杀死水藻。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有很大的缺点。比如:减少氮、磷的排放是个庞大的社会工程,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见到明显效果。因为化肥的使用使肥沃的土壤中富含氮肥,水土流失会将氮元素带入河湖中,而减少化肥的使用和防止水土流失都不是容易办到的。因此通过减少氮磷的排放来预防水华的发生可能需要几十年的过程。
水生植物栽培包括人工湿地、在水面栽培水生植物等,氮磷削减率极低,一般只在10%—20%左右,需要庞大的实施面积才能起一定的效果,而对很多城市内流河、湖泊等水域而言,庞大的实施面积无法保证,另外,庞大水面的水生植物栽培和植物回收工作量巨大,很不容易实现。有些水面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占满整个水面,虽然抑制了水华生长,但水葫芦本身快速生长,捞也捞不尽,形成了新的危害。
食藻鱼吞食水藻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生物治理手段。在我国一些较大的湖泊有试用,取得了一定效果。食藻鱼能化害为利,将氮磷、藻类危害转化为鱼肉蛋白。但一般食藻鱼对藻消化率只有20%,且排泄出的粪便会污染水并在再次繁殖水藻,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目前还不能成为治理水华的良好手段。
喷洒药剂或生物制剂直接杀死水藻的方法一般只作为一种应急手段。喷洒药剂有二次危害的嫌疑,生物制剂杀藻在小范围水面效果尚可,对大水面效果不佳。这两种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缺点是即能杀死水藻,水藻分解后释放的氮磷元素仍然存在于水中,且会越集越多,过一段时间后,水藻又会暴。因此只能应急,而不能从根本上减缓水华的发生。
对于水面固体漂浮物而言,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最原始的人工打捞状态。北京是河湖管理处就拥有一支庞大的水面垃圾打捞队,每日不停地驾船在河湖水面上用兜人工打捞水面垃圾。水面庞大、垃圾分散,工作条件极其苛刻、繁重,而且挂一漏万,从来也没有把水面垃圾彻底清理干净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截止管道就能实现清污,且不会因清污过程中遇到大型杂质流过而失效的移动式河面清污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河面清污器,包括过滤装置、供电装置和至少一组取水装置;
每组所述取水装置主要由一吸头、一用于控制吸头吸水的吸水泵和至少一用于保证吸头固定在水下5-10cm位置的浮子组成;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箱式主体和一平面滤网架,平面滤网架与水平面呈30°~60°角设置在箱式主体内;在箱式主体的上端,平面滤网架的上方设有一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软管与所述取水装置连接;在靠近平面滤网架较低的一侧设有一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的一端设有一环形出水装置和用于控制环形出水装置出水的出水泵,在另一侧设有一垃圾存储器;
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吸水泵和出水泵电连接,用于为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逆变器连接所述吸水泵和出水泵;工作时,太阳能控制器将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波动的直流电压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充入蓄电池,逆变器将蓄电池放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输出。
进一步的,在所述吸头内还设有可将大型固体漂浮物或树枝绞碎的铰刀。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滤网架与水平面呈45°角摆放。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装置设有三组,分别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四周。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取水装置设有两个浮子,两个浮子分别分布在所述吸头的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迪曼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迪曼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