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呼吸道异物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3207.X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田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呼吸道 异物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呼吸道异物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急症,也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气管或支气管内发生异物阻塞后,临床多选择呼吸道介入的方法在直视下操作进行异物的取出。随着呼吸道介入的有关器械如鳄鱼齿钳W”和“V”型钳、篮型钳和球囊等的不断出现和改进,经可弯曲支气管镜取出气道异物已成为首选方法。但对于不规则形状异物或者体积较大的异物,往往很难清楚,反复的夹取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呼吸异物不能够采取吸导管附的方式吸取,直接吸附方式容易影响呼吸道正常的呼吸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呼吸道异物清除装置,它结构简单,结合钳夹和吸附两种清除方式,能够将不规则异物逐渐切削,再通过吸附管吸出体外,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清除装置本体1、手柄2、拉动扣环3、呼吸道导管6,它还包含吸附导管4、异物吸收装置5、异物清洁头7,所述的清除装置本体1的中间设置手柄2,清除装置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拉动扣环3,清除装置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吸附导管4,吸附导管4连接在异物吸收装置5,清除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呼吸道导管6,呼吸道导管6的前端设置有异物清洁头7。
所述的异物清洁头7内设置有活动式伸缩管8,活动式伸缩管8的前端设置有一对圆弧形异物夹勺9,活动式伸缩管8的内部设置有异物吸收管10。
所述的圆弧形异物夹勺9与活动式伸缩管8之间通过弧形弹性弯折管11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将异物清洁头配合激光探头伸入呼吸道,然后利用圆弧形异物夹勺对异物进行切割包裹在圆弧形异物夹勺内,然后将圆弧形异物夹勺拖进异物清洁头内,使得圆弧形异物夹勺闭合,再然后通过异物吸收管将夹勺内异物抽离出来,反复切割吸附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结合钳夹和吸附两种清除方式,能够将不规则异物逐渐切削,再通过吸附管吸出体外,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异物清洁头7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异物清洁头7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清除装置本体1、手柄2、拉动扣环3、呼吸道导管6,它还包含吸附导管4、异物吸收装置5、异物清洁头7,所述的清除装置本体1的中间设置手柄2,清除装置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拉动扣环3,清除装置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吸附导管4,吸附导管4连接在异物吸收装置5,清除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呼吸道导管6,呼吸道导管6的前端设置有异物清洁头7。
所述的异物清洁头7内设置有活动式伸缩管8,活动式伸缩管8的前端设置有一对圆弧形异物夹勺9,活动式伸缩管8的内部设置有异物吸收管10。
所述的圆弧形异物夹勺9与活动式伸缩管8之间通过弧形弹性弯折管11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原理:首先将异物清洁头配合激光探头伸入呼吸道,然后利用圆弧形异物夹勺对异物进行切割包裹在圆弧形异物夹勺内,然后将圆弧形异物夹勺拖进异物清洁头内,使得圆弧形异物夹勺闭合,再然后通过异物吸收管将夹勺内异物抽离出来,反复切割吸附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结合钳夹和吸附两种清除方式,能够将不规则异物逐渐切削,再通过吸附管吸出体外,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3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低密度微泡修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