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槽结构自调节抗浮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4567.1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幸;徐骏;高柏松;罗一农;王珣;姚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1F5/00;E01C3/00;E0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调节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结构,特别涉及一种U型槽结构自调节抗浮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基础变形、沉降要求和标准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类U型槽结构,它是一种新型挡水、挡土结构物,在铁路工程中常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施工场地受限的路堑工程中,其主要工作机理是通过边墙来抵抗路堑边坡的土压力和水压力,通过结构自重和轨道结构自重抵抗地下水的浮力,通过底板、边墙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面。从这种结构工作机理可以看出,它会受到地下水产生的浮力影响,需进行抗浮设计,以避免地下水位在各种自然(如连续强降雨)、人为因素(外部荷载增加)影响下超过U型槽临界抗浮水位而产生上浮问题,以确保U型槽自身稳定,从而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通常情况下,U型槽结构抗浮的措施有两种,一种是增加U型槽结构自重,如采用钢渣混凝土浇筑U型槽结构,其缺点是结构成本增加,同时自重的加大也会引起结构配筋的增多,使工程造价大增;另外一种是降低U型槽结构浮力,如在U型槽结构底部或两侧设置抗拔桩,其缺点是使得U型槽结构受力复杂,且施工难度加大,特别是在一些软土深厚、难以锚固地段,其成本将成倍增加,经济性差;降低结构浮力的常用措施还包括采用集水井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其缺点同样是增加施工难度,且成本高、维护困难。
因此,迫切需求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及维护方便且节约投资的U型槽抗浮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型槽自调节抗浮构造,以增强U型槽结构的抗浮能力,并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型槽结构自调节抗浮构造,包括由底板和两侧边墙构成的U型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U型槽结构外设置有渗水层;所述两侧边墙上沿U型槽结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排水管,排水管贯通两侧边墙的内、外侧壁,其位置低于临界水位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基于U型槽结构增加排水结构即可,无复杂构件;成本较低,只需增加渗水层、泄水管及排水沟;通过对U型槽结构自身的改造实现自调节抗浮功能,施工、维护都较为方便;采用自调节抗浮构造后,U型槽结构受力发生变化,有利于U型槽结构优化。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槽结构自调节抗浮构造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边墙10a、边墙10b、底板10c、泄水管11、排水沟12、渗水层20、临界水位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型槽结构自调节抗浮构造,包括由底板10和两侧边墙10a、10b构成的U型槽结构。所述U型槽结构外设置有渗水层20。所述两侧边墙10a、10b上沿U型槽结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泄水管11,泄水管11贯通两侧边墙10a、10b的内、外侧壁,其位置低于临界水位A一定距离。所述底板10的横向两端设置有排水沟12。设置渗水层20使U型槽结构周边水流完全联通,当地下水位升高到安全距离位置时,泄水管11会自动将地下水排入U型槽结构内底板10c两侧的排水沟12,从而起到了自调节抗浮作用,避免了地下水位异常升高引起的浮力问题。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槽结构自调节抗浮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4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电器转子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级减震煤矿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