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增氧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5140.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麻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益民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7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增氧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的增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体增氧盘。
背景技术
目前提高水体溶氧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曝气增氧和增氧剂增氧,其中以曝气增氧为主要方法。曝气增氧又分为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机械曝气就是叶轮、水车、射流式等,通过搅动水,造成水与气体的界面接触,只能解决上层水体的增氧,并且气液接触界面断续,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从噪音方面,机械曝气直接放在水上,拍打水的声音很大,影响水生物的正常生长。鼓风曝气是通过管道将风机输送的空气通入水底,从水底进行曝气,可以让溶解氧分布在整个水体。而鼓风曝气中又以微孔管道增氧效果最好,即通过深入水下的管道上的微孔产生微小的气泡,且气泡非常微小那么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也就大,气泡升起速度慢,接触时间就长,这样气体中的氧就更充分,更容易溶解于水中。但是,目前微孔曝气装置中的增氧盘设计不够完善,气泡分布不均,增氧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泡细小、且分布均匀的水体增氧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体增氧盘,增氧盘由螺旋形绕制的增氧管构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并在连接管位于增氧盘中心的位置设有与空气输送管连接的接头,所述的增氧管由内管和包裹在内管外表面的透气海绵层构成,内管的管壁上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
所述的增氧盘上,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增氧管的外侧设有透气海绵层,能够使透出的气体分布更为均匀,且产生的气泡更加微小,提高了增氧效果。空气输送管连接至增氧盘的中心,鼓风输气时,增氧盘更平稳,使增氧盘各部位产生的气泡均匀的上升,减少气泡间的相互碰撞,避免气泡结合增大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增氧管,2、连接管,3、空气输送管,4、接头,5、内管,6、透气海绵层,7、透气孔,8、固定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一种水体增氧盘,增氧盘由螺旋形绕制的增氧管1构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管1的两端通过连接管2相互连接,并在连接管2位于增氧盘中心的位置设有与空气输送管3连接的接头4,所述的增氧管1由内管5和包裹在内管5外表面的透气海绵层6构成,内管5的管壁上分布有贯通管壁的透气孔7。所述的增氧盘上,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筋8。
由于空气输送管3与增氧管1的中心部位连接,输送的空气首先到达增氧管1的中心。如果增氧盘呈平面设置,那么其各处的水压相同,空气会优先从增氧管1中心冒出,导致中心的出气量大于四周。按照本技术方案所述,将增氧盘设置成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抬升的盘状,增氧盘的中心与其四周相比处于水下更深的位置,该位置的水压大于四周,因此能够避免上述情况,是气泡在增氧盘各部位均匀的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益民,未经麻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5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的外圈锻件体
- 下一篇:一种炼油污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