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套管井高压充填防砂丢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6250.1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郑英杰;秦延才;邵现振;唐林;赵会议;王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井 高压 充填 丢手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的井下作业工具,特别是小套管井高压充填防砂丢手工具,用在小直径油、水井中实施高压充填防砂。
背景技术
油水井防砂是防止地层出砂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防砂效果,延长防砂的有效期,是保证防砂质量的关键、重要手段。目前,针对外径95.3mm、内径82mm的小直径套管油水井防砂,一般采用化学防砂。化学防砂是通过化工材料将近井地带的砂胶结在一起,阻挡砂粒的运移,形成有效的挡砂屏障。缺点是化学防砂会降低近井地带渗透率,影响油井产量,有效期短。由于小套管井的内通径小,目前还没有高压砾石充填工具,高压砾石充填防砂主要用于常规油水井上,而对于小套管油水井目前主要是利用化学防砂或者利用滤砂管防砂。生产现场需要小套管油水井进行高压砾石充填防砂的技术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小套管油水井的防砂现状,本实用新型是提供小套管井高压充填防砂丢手工具,与防砂管柱配合使用,解决小套管油、水井高压砾石充填防砂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小套管井高压充填防砂丢手工具包括上接头、丢手连接管、胶筒座、充填套筒和下接头,充填套筒和下接头上均设有充填口,胶筒座上固定胶筒,丢手连接管与胶筒座和充填套筒依次连接,上接头与丢手连接管通过丢手剪钉连接,充填套筒与下接头通过充填剪钉连接。砾石充填完毕,可将本工具和防砂管柱丢在井下,起到防砂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工具设有丢手剪钉和充填剪钉,通过载荷级差实现充填口的关闭和工具的丢手。充填口设在充填剪钉的上部,充填口的关闭靠上部送入管柱加载,剪断充填剪钉即可关闭充填口,安全性能更高。充填口关闭后,加载剪断丢手剪钉,就可实现防砂管柱的丢手。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工作可靠,安全性能高,为小套管油水井的高压砾石充填防砂提供了技术手段,可提高小套管井的防砂效果和原油采收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图1,
小套管井高压充填防砂丢手工具包括上接头1、丢手连接管、胶筒座、充填套筒和下接头6,充填套筒和下接头6上均设有充填口4,胶筒座上固定胶筒3,丢手连接管与胶筒座和充填套筒依次连接,上接头1与丢手连接管通过丢手剪钉2连接,充填套筒与下接头6通过充填剪钉5连接。上接头1、丢手连接管、胶筒座和下接头6的内通径相等。充填套筒和下接头6上的充填口4对应设置,至少设有二个。丢手剪钉2的直径设定在10mm-12mm之间,至少设有三个。充填剪钉5的直径设定在6mm-8mm之间,至少设有三个。充填套筒的上部内圆设有下接头滑行腔,在该滑行腔中,胶筒座与下接头6之间至少间隔60cm-80cm。充填口4设在充填剪钉5的上部。胶筒座上至少设有一道胶筒3,图1中选择二道胶筒3。上接头1设有内螺纹与送入管柱连接,下接头6设有外螺纹与防砂管柱连接。
现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1与送入管柱连接,将下接头6连接防砂管柱,根据设计要求缓慢下入至设计位置。下入时本实用新型的充填口4是打开的,通过地面车组将携砂液泵入井内,经过充填口4对地层和油套环空实现充填。充填完毕后,通过送入管柱加压5吨,剪断充填剪钉5,关闭充填口4。再加压7吨,剪断丢手剪钉2,实现防砂管柱的丢手。
使用注意事项:
1.本工具的胶筒3比工具的外形尺寸大,下工具过程中严格控制下放速度,避免速度过快造成胶筒3损坏;
2.本工具尺寸较小,防砂施工控制施工砂比,避免砂堵,保证防砂施工的正常完成;
3.本工具通过载荷剪断充填剪钉5关闭充填口4以及剪断丢手剪钉2实现丢手,合理控制载荷,保证充填口4的关闭和丢手施工的顺利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室内种植的种植床组合结构
- 下一篇:行走式生活垃圾焚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