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光纤旁路功能的配网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6635.8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立;杨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锐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8 | 分类号: | H04B10/03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纤 旁路 功能 交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通讯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光纤旁路功能的配网交换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力配网中,往往采用线性组网,但当中间一台交换机(如附图1所示)故障时,不光自己下挂的终端无法上报数据,所属下行的交换机等也无法上报数据,单台故障影响非常巨大。
改进后采用光纤旁路器和交换机一起工作,当交换机正常工作时,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当交换机(如附图3所示)故障时,即使用光纤旁路,不影响下行的交换机工作。但光纤旁路器无法真正判断交换机的故障和本地断电的区别,实际只是判断光纤旁路器自身的供电是否正常,容易造成交换机没有问题而光纤旁路器故障造成的故障。同时光纤旁路器无法将自身的状况上报网管中心,对光纤旁路器几乎不可网管。现场多一种设备,不仅增加了接线复杂,而且增大了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纤旁路功能的配网交换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台交换机故障时影响整个电力配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光纤旁路功能的配网交换机,包括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光纤连接光纤旁路模块,光纤旁路模块连接交换功能模块,交换功能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光纤旁路控制 逻辑模块,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光纤旁路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控制模块通过硬件看门狗信号、软件看门狗信号、主动旁路信号的控制信号连接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电源模块通过电源故障信号连接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的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优化: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的另一端通过旁路触发信号连接光纤旁路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控制模块内设有网管功能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以太网交换机功能和光纤旁路功能集成在交换机中,不但可以在断电情况使用光纤旁路,而且可以在硬件看门狗、软件看门狗的等的控制下,在交换机吊死情况下实现光纤旁路功能。同时将光纤旁路纳入交换机的网管系统,实现对光纤旁路功能的网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线性组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交换机正常工作时光纤旁路器和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交换机故障时光纤旁路器和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数据中心,2光纤旁路模块,3交换功能模块,4控制模块,5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6电源模块,7硬件看门狗信号,8软件看门狗信号,9主动旁路信号,10电源故障信号,11旁路触发信号,12网管功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具有光纤旁路功能的配网交换机,包括数据中心1,数据中心1通过光纤连接光纤旁路模块2,光纤旁路模块2连接交换功能模块3,交换功能模块3连接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连接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5,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5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6,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5的另一端连接光纤旁路模块2。控制模块4通过硬件看门狗信号7、软件看门狗信号8、主动旁路信号9的控制信号连接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5。电源模块6通过电源故障信号10连接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5的一端。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5的另一端通过旁路触发信号11连接光纤旁路模块2。控制模块4内设有网管功能模块12。
在使用时,光纤旁路控制逻辑模块5在硬件看门狗信号7、软件看门狗信号8、主动旁路信号9和电源故障信号10的控制下,触发对光纤旁路模块2的控制。同时通过网管功能模块12对光纤光纤旁路功能的组件和进程进行实时采集和管理,可以通过交换机自己的网管功能或SNMP进行记录和上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锐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锐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