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向穴距可调的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310.5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印永忠;朱亚东;陈杰;季亚楠;兰义;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可调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中的水稻插秧机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到一种横向穴距可调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也叫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相比于最初的机插毯苗,钵苗具有取秧精确,根系带土插秧,伤秧、伤根率和机插漏秧率低,机插苗丛间均匀一致,机插后秧苗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等特点,有利于实现高产。 在现有的钵苗育秧体制下,育秧盘具有多种规格,不同规格的育秧盘培育的钵形毯状秧苗穴距有较大差异。而现有的插秧机不具备横向调距的功能,在插秧过程中就不能准确地取秧,会出现伤秧,伤根及漏秧的现象,对实现水稻的高产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横向穴距可调的插秧机以满足现有钵苗育秧体制下各种横向规格穴距秧苗的栽插,能有效地减少伤秧,伤根及漏秧现象的发生,提高插秧机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向穴距可调的插秧机,包括动力轴、圆锥齿轮A、链轮、传动轴、送秧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轴轴端设置有圆锥齿轮A,圆锥齿轮A与传动轴上的圆锥齿轮B相啮合,传动轴两端设置有链轮,圆锥齿轮B右面设置有变速齿轮组,变速齿轮组与双向圆柱螺旋凸轮轴上滑移齿轮相啮合,送秧轴上设有滑套,滑套的一端套在双向圆柱螺旋凸轮轴上,另一端套在移箱轴上,滑套和秧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对滑移齿轮进行调整将与变速齿轮组组成若干组传动比,以适应现有的钵苗育秧体制下各种横向规格穴距秧苗的栽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实现了现有钵苗育秧体制下各种横向规格穴距秧苗的有效栽插,大幅地减少了伤秧,伤根及漏秧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插秧机的适应性。
2、实现了插秧机与现有钵苗育秧体制的统一,使插秧穴距标准化和规范化,利于插秧机推广应用以及后期维护。
3、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插秧机具上做的改动,因此投入成本低,易于改进,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圆锥齿轮A,2、圆锥齿轮B,3、传动轴,4、链轮,5、送秧轴,6、动力轴,7、双向圆柱螺旋凸轮轴,8、滑套,9、变速齿轮组,10、滑移齿轮,11、移箱轴,12、秧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横向穴距可调的插秧机,包括动力轴6、圆锥齿轮A、链轮4、传动轴3和送秧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轴6轴端设置有圆锥齿轮A,圆锥齿轮A与传动轴3上的圆锥齿轮B相啮合,传动轴3两端设置有链轮4,圆锥齿轮B右面设置有变速齿轮组9,变速齿轮组9与双向圆柱螺旋凸轮轴7上滑移齿轮10相啮合,送秧轴5上设有滑套8,滑套8的一端套在双向圆柱螺旋凸轮轴7上,另一端套在移箱轴11上,滑套8和秧盘12固定连接。
该插秧机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动力传到动力轴6,动力轴6通过圆锥齿轮A带动传动轴3运转,变速齿轮组9和链轮4跟随传动轴3转动,可拨动的滑移齿轮10与变速齿轮组9配合起到调速的作用。传动轴3通过变速齿轮组9和滑移齿轮10齿轮的啮合带动双向圆柱螺旋凸轮轴7运转,双向圆柱螺旋凸轮轴7带动滑套8在送秧轴5上来回运动,滑套8带动秧盘12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对滑移齿轮10进行拨动调整可与变速齿轮组9组成若干组传动比,以适应现有的钵苗育秧体制下各种横向规格穴距秧苗的栽插。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现有钵苗育秧体制下各种横向规格穴距秧苗的有效栽插,大幅地减少了伤秧,伤根及漏秧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插秧机的适应性,使得插秧穴距标准化和规范化,利于插秧机推广应用以及后期维护;且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插秧机上做的改动,投入成本低,易于改进,便于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泛可调灯头部件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车载移动视频智能化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