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离心泵导翼同轴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522.3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文;巩同宇;高奎贮;王克江;于均强;郭强;孙中群;李西彦;孟会玲;李志强;刘伍元;周为民;赵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G01B21/24 | 分类号: | G01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离心泵 同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检测离心泵的工具,是一种多级离心泵导翼同轴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多级离心泵在维修检测导翼中,一般是凭借多年的经验或用观测法来检测导翼是否合格,或是把导翼夹在车床上进行检查测量导翼是否合格,检测后的导翼若是达不到要求,再从车床上卸下来装在中断上,再夹在车床上进行检测,需要反复多次操作,因为导翼的内孔与检测轴为精密配合,装配时非常困难,造成工人的强度大,检测维修效率低,还不一定能达到标准规定的同轴度要求。如果导翼的同轴度不够,装配后的离心泵会出现以下问题:电流增大,泵效降低;泵前后轴瓦震动超标;泵体温度升高;泵内配件磨损严重。以上问题将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泵的使用寿命,运行周期短,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多级离心泵导翼同轴度检测装置,使其对离心泵的导翼检测方便、快捷,精度高,提高离心泵的运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测量仪安放平台、连接螺丝钉、导翼安装平台、升降轴、支撑平台、主动锥齿轮、螺杆、托撑螺帽、被动锥齿轮、螺母,螺母镶嵌在支撑平台里,螺母的下部套装被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啮合,螺杆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旋合,螺杆的下部与托撑螺帽连接,被动锥齿轮的下端面座在托撑螺帽上,螺杆的上部与升降轴连接,测量仪安放平台由连接螺丝钉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升降轴处于测量仪安放平台内,测量仪安放平台上安装导翼安装平台,导翼安装平台套装在升降轴外。
升降轴与螺杆之间由活接头连接。
支撑平台的下端面上安装4个调节腿, 调节腿上的外螺纹与支撑平台下端面上的螺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翼放在导翼安装平台上后,旋转主动锥齿轮就能使升降轴自动进入导翼孔内,导翼与升降轴设计成精密配合, 导翼就可被安装在测量仪安放平台上的同轴度检测仪准确检测, 检测结束后反向旋转主动锥齿轮, 升降轴下降时使导翼自动从升降轴上脱出,因此,检测离心泵的导翼非常方便、快捷,数据准确,精度高,能保证离心泵运行质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离心泵的工作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测量仪安放平台1、连接螺丝钉2、导翼安装平台3、升降轴4、活接头5、支撑平台6、调节腿7、主动锥齿轮8、螺杆9、托撑螺帽10、被动锥齿轮11、螺母12,螺母12镶嵌在支撑平台6里, 螺母12的下部套装被动锥齿轮11, 主动锥齿轮8与被动锥齿轮11啮合,螺杆9的外螺纹与螺母12的内螺纹旋合,螺杆9的下部与托撑螺帽10连接,被动锥齿轮11的下端面座在托撑螺帽10上,托撑螺帽10起托起被动锥齿轮11的作用,螺杆9的上部与升降轴4连接,测量仪安放平台1由连接螺丝钉2安装在支撑平台6上,升降轴4处于测量仪安放平台1内,测量仪安放平台1上安装导翼安装平台3,导翼安装平台3套装在升降轴4外。升降轴4与螺杆9之间的连接是由活接头5连接在一起的,使升降轴4升降时不受螺杆的影响,其轴线始终与测量仪安放平台1的平面垂直。支撑平台6的下端面上安装4个调节腿7,调节腿7上的外螺纹与支撑平台6下端面上的螺孔连接,旋转各个调节腿7可调节测量仪安放平台1上平面的水平度。
检测时,将笨重的导翼平放在导翼安装平台3上,旋转主动锥齿轮8,使升降轴4在上升时进入导翼孔内,使其两者自动套装在一起,免除了人工因精密配合造成的难以装配的难题。导翼安装到位后用安放在测量仪安放平台1的测量仪对其进行同轴度测试。测试完成后再反向旋转主动锥齿轮8,使升降轴4下降, 升降轴4下降至导翼安装平台3后,升降轴4就与导翼自动脱落,因此, 笨重的导翼可以很方便的安装的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