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排砂槽的混砂机出砂门支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813.2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尚红标;刘旭飞;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排砂槽 混砂机出砂门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型模铸造领域,具体是指用于型模铸造的一种带排砂槽的混砂机出砂门支撑板。
背景技术
混砂机用来混制满足铸件造型需求的型砂,是铸造生产中的重要装备。混砂机由筒体、加料系统、转子系统、出砂机构组成。铸造用型砂原料由原砂、粘土、辅料、水经混制形成,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湿度。混砂机出砂门是电机驱动下的回转式开闭门,出砂时打开,出砂完毕后关闭。自动化的铸造生产线需要连续不断的型砂供应,对混砂机的工作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出砂门打开和关闭动作顺畅可靠。但是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砂门与出砂门支撑板之间积砂卡滞,砂门开启和关闭受阻碍,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遇到砂门卡滞时,必须进行人工清砂,耽误时间,影响了生产效率。
目前在混砂机砂筒底板底部装有出砂门支撑板,在砂门关闭后用来支撑砂门。出砂门支撑板作为砂门的支撑点,支撑砂门承载砂筒中型砂的重量。现有出砂门支撑板为不带孔的弧形金属块,出砂门支撑板上表面与砂门边缘下表面面接触。
出砂门支撑板固定在混砂机底板下方,砂门开启关闭时边缘将嵌入到出砂门支撑板与底板之间。混砂机工作时,砂门上粘有大量的湿润并有一定粘度的型砂。砂门关闭时,砂门上附着的型砂将被带到出砂门支撑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中。砂门多次开启关闭后,出砂门支撑板上表面过多的积砂将阻碍砂门的顺畅开闭,造成卡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砂门支撑板上表面过多的积砂阻碍砂门的顺畅开闭,容易造成砂门卡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排砂槽的混砂机出砂门支撑板,所述出砂门支撑板为弧状结构固定于混砂机底板下方,所述出砂门支撑板近砂门端设置有排砂槽。
所述排砂槽为长方形或U形结构。
所述排砂槽至少为三个并等间隔设置。
所述砂门在关闭时,砂门与出砂门支撑板的俯视图为砂门边缘没有达到排砂槽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经生产检验,具有很好的排砂效果,有效的避免了砂门和支撑板之间的积砂,提高生产率。
3、避免人工清砂,减轻工人劳动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混砂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3为混砂机底板仰视图;
图4为出砂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出砂门结构俯视图;
图6为出砂门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解释。
如图1至图3所示,混砂机包括有出砂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左出砂门结构1和右出砂门结构9;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为一个或多于两个出砂门结构;包括有转子刀具A2和转子刀具B8,用于混合型砂;转子刀具A2配备有回转电机5;转子刀具B8配备有转子刀具电机6;转子刀具A2通过传动齿轮箱4同回转电机5传动,转子刀具B8通过传动齿轮箱4同转子刀具电机6传动;在本实施例中的混砂机包括有两个进料口,分别为进料口A3和进料口B7;在混砂机的底部设置有砂筒底板10,砂筒底板10上固定有出砂门支撑板11;在出砂门结构上设置有回转砂门(12,16)。如图3所示,砂筒圆形底板设有两个对称的橄榄形开口作为出砂口20。
出砂门支撑板11固定在混砂机底板下方,砂门开启关闭时边缘将嵌入到支撑块与底板之间。混砂机工作时,砂门上粘有大量的湿润并有一定粘度的型砂。砂门关闭时,砂门上附着的型砂将被带到支撑块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中。支撑块上的排砂槽作用就是将这些由砂门带来的型砂向下排出。
如图4和图5所示,出砂门结构1包括有砂门回转电机13、减速机14、安装板15、两个回转砂门(12,16)、砂门支架17和回转轴18。出砂门在砂门回转电机的驱动下以回转轴为中心做旋转运动,当出砂门覆盖住出砂口时,砂门关闭,混砂机进行加料混砂;当出砂门旋转完全离开出砂口时,砂门开启,混砂机向下方出砂,混砂机下方设有型砂运输皮带将混制好的型砂送到使用工位。
如图6所示,所述出出砂门支撑板11为弧状结构固定于混砂机底板下方,所述出出砂门支撑板11近砂门端设置有排砂槽22。所述排砂槽22为长方形或U形结构。所述排砂槽22至少为三个并等间隔设置。所述砂门在关闭时,砂门与出砂门支撑板的俯视图为砂门边缘没有达到排砂槽的底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级输送臂混砂机
- 下一篇:重型等温锻造压机上打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