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床覆盖层上的海漫防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0056.0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雷声军;高传彬;杨平;王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3/12;E0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床 覆盖层 海漫防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河床覆盖层上的海漫防冲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当泄水建筑物布置于河床时,消力池下游通常需要设置海漫。海漫是水利消能防冲设施,水流经过消力池或护坦大幅度消能后,还保持着一定的余能,海漫的作用就是要消除水流的余能,调整流速分布,均匀的扩散出池水流,使之与天然河道的水流状态接近,以保河床免受冲刷。目前海漫结构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板、浆砌石、钢筋石笼、大块石等。当工程区内无大块石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海漫,工程量较大。尤其海漫宽大较大时,需要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施工难度及干扰大,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资少,施工干扰少,施工周期短的用于河床覆盖层上的海漫防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河床覆盖层上的海漫防冲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格梁及块石,所述块石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内,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钢筋网片和反滤层。
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格梁内预埋有连接筋,连接筋两端分别预留有一段暴露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外侧的连接段,连接筋通过连接段与钢筋网片焊接在一起。
所述反滤层采用土工布或碎石配制。
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格梁的截面尺寸选用1×1m。
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格梁的梁间距选择3×3m。
所述块石的直径大于20cm。
所述钢筋网片采用φ16钢筋制作,其钢筋间距小于块石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与块石、钢筋网片组合的结构。可有效节省混凝土钢筋工程量,可以快速连续施工,并且施工干扰大为减少,节省时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海漫防冲结构。该种混合坝型经济可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框格梁,2-块石,3-钢筋网片,4-连接筋,5-反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床覆盖层上的海漫防冲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及块石2,所述块石2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内,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钢筋网片3和反滤层5。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与块石2及钢筋网片3组合在一起。采用这种混合结构总混凝土量及钢筋量大大小于纯钢筋混凝土海漫结构的用量,钢筋混凝土梁体积相对较小,可以快速连续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顶面形成交通通道,方便运输块石2回填。大大约了工程量,减小了投资,并且施工干扰大为减少,亦节省时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海漫防冲结构。
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内预埋有连接筋4,连接筋4两端分别预留有一段暴露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外侧的连接段41,连接筋4通过连接段41与钢筋网片3焊接在一起。
为便于施工,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的截面尺寸优先选用1×1m。但在在具体施工中不限定尺寸,可根据泄洪规模而定。
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的梁间距优先选择3×3m。
所述块石2的直径大于20cm。
所述钢筋网片3采用φ16钢筋制作,其钢筋间距小于块石2的直径。以防止块石被冲走。
所述反滤层5采用土工布或碎石配制。在采用碎石配制时,可根据河床覆盖层细粒特征选择设置与计算级配。
本实用新型为重力坝与堆石坝复合的混合坝型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首先进行坝基开挖,待开挖完后,首先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的施工,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框格梁1内预埋连接筋4;然后进行反滤层5的施工,反滤层5可采用碎石配制,在碎石配制时,根据河床覆盖层细粒特征选择设置与计算级配制,也可采用土工布代替;待混凝土达龄期后进行块石2的回填;最后将钢筋网片3覆盖并与连接筋4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0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