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附加背压式安全阀排放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0253.2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2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琦;谢常欢;谢青延;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张秋红 |
地址: | 51802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加 背压式 安全阀 排放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加背压式安全阀排放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阀是承压类特种设备重要的安全附件,根据安全阀排放方式的不同,安全阀分为:排放背压为大气式和带排放背压。前者直接向大气排放,后者向一个带背压的环境排放。
根据TSG ZF00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相关规定,安全阀应进行型式试验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为测试产品性能的可靠性,GB/T12242-2005《压力释放装置性能试验规范》5.4中,规定了产品性能测试的方法和布置形式,如图2所示。
现有试验方法为:
1、安装待测安全阀60及相关排放管道;
2、打开背压供给管20进气,同时打开调节阀70排气,通过进气和排气之间气量调节,使进气量等于排气量,维持排放容器内的压力稳定;
3、升高待测安全阀60阀门进口压力。当进口压力达到其预期整定压力的90%以后,升压速率应不超过0.01MPa/s,或为任何一个对精确读取压力所必要的更低速率。观察并记录待测安全阀60阀门的整定压力以及其他需要或有关的特性值。
4、继续升高待测安全阀60阀门的进口压力直到阀门达到并保持在排放状态,通过调节阀70开度大小,调整排放侧背压容器10内的排放背压力到要求的值,同时观察待测安全阀60阀门的动作,记录排放压力、开启高度和背压力。然后逐渐降低待测安全阀60的进口压力直到其阀门关闭,同时观察阀门的动作,记录回座压力和背压力。
5、重复1至4,直到整定压力、排放压力、回座压力和背压力均为确定和稳定值为止(至少应重复两次)。
从GB/T12242-2005中可以看出,整个试验过程都强调排放侧背压容器10上背压力表显示应为稳定状态,也就是整个排放与测试过程中应保持排放侧背压容器10内的压力相对稳定。要使待测安全阀60的排放侧压力达到稳定状态,必须通过调节调节阀70的开度来调节。当待测安全阀60尚未开启时,通过背压供给管20供气,以提供背压试验环境,当待测安全阀60开启,随着排放的开始,排放侧背压容器10内压力势必会升高,为维持稳定的排放背压,调节阀70的开启量应调整,但是打开多少完全靠经验控制,开大了排放背压储罐压力会急剧下降,开小了,压力会继续升高,这样排放侧背压容器10内的背压压力就不易管控,产生较大的浮动,使测试结果产生了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附加背压式安全阀排放侧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附加背压式安全阀排放侧试验装置,包括与所述待测安全阀的排放侧连通的排放侧背压容器,
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以对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进行泄压的至少一个压力控制安全阀,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控制安全阀的最大排放总量大于所述待测安全阀的最大排放量;任意一个所述压力控制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与所述待测安全阀要求测试的背压力相同。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控制安全阀包括不同公称直径的安全阀。
优选地,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上设有供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控制安全阀安装的至少一个安装口。
优选地,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以向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内腔提供气体的背压供给管。
优选地,该试验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的内腔连通以检测所 述排放侧背压容器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变送器或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上。
优选地,所述背压供给管上设有调节所述背压供给管供给量的阀门。
优选地,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上设有供所述待测安全阀的排放侧安装以和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连通的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上还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设备安全阀,所述设备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小于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且大于所述压力控制安全阀的最大排放压力,以在所述排放侧背压容器内的压力超过其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进行泄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0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