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植物水培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1293.9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卢信;张振华;罗佳;高岩;严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植物 水培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水培实验装置,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植物水培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培实验装置通常采用普通塑料桶或塑料水箱作为水培箱,在水生植物旺盛生长期,由于植物吸收、蒸腾和蒸发作用,消耗的水量非常大,如果水量大量散失就会造成水培植物生长环境不稳定,因此必须要及时将水量补足。
传统的补水方式是采用人工补水的方法,每日需补充若干次,费时费力,补水若不及时造成溶质浓缩效应,使得浓度偏离实际值,造成营养元素利用情况及污染物去除等研究结果无法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对实际培养的指导性意义,因此研发一种具有持续自动补水功能的水培实验装置非常必要,既省时省力又能维持水培体系的稳定性。
首先,我们想到了相关性较高的水培领域,发现目前水培领域主要有毛管水培装置、滴灌式水培装置、流动式水培装置、以及NFT水培装置,但是,这些水培装置大部分是针对植物培养需要,保证营养水的不断供应,并不需要强调补水量的准确性,对于以模拟环境为要求的水培实验装置来说,这些方式都无法直接移植应用。
因此,在植物水培实验装置这个特殊的应用领域,我们需要重新研发一种可以准确地进行持续自动补水的水培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植物水培装置在准确地进行持续自动补水方面的空白,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植物水培实验装置,包括水培箱,还包括有自动补水组件,所述自动补水组件主要由进水管、进水阀、以及进水阀自动控制构件组成;所述进水阀自动控制构件包括调节杆,与调节杆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进水阀的阀门固定连接,还包括有浮筒以及用于浮筒行走的固定杆,所述浮筒套设于固定杆上并且可沿固定杆上下移动,所述浮筒与调节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还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进水管进水侧。
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调节杆、进水阀以及浮筒成为一个联动整体,浮筒的移动又受到水位的影响,因此将浮筒预设在需要的水位高度上,当水位下降,浮筒随之下降,并且通过第二连杆牵动调节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向上运动,从而将与第一连杆固定的进水阀打开,当水位达到预设高度后,浮筒对调节杆的牵动作用消失,进水阀自动关闭,从而实现自动补水功能。同时,由于浮筒的移动受到预设水位的控制,所以可以精确补水。
在本发明中浮筒是指具有空心结构的可浮于水体表面的物体。譬如下端开口的塑料空心圆筒,或者塑料空心椭圆形球。在此不再做详细叙述。
其次,我们还公开了所述第二连杆与调节杆之间为螺纹连接。可以将调节杆设置为螺纹型结构,并且将第二连杆的连接部分适应性的做成与之匹配的螺纹结构,从而通过转动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调整浮筒的预设高度。
进一步地,我们还公开包括有隔网,所述隔网将水培箱分隔为补水空间和水培空间,所述自动补水组件位于补水空间内。隔网将水培箱分隔为两个可以相互连通,但是又相对独立的空间,即补水空间和水培空间。这里所谓的连通主要是指存放在两个空间内的水可以自由穿过隔网,形成一个整体的水流通空间;所谓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是指固体物,特别是指培养空间内的植物,被隔网阻隔不能进入到补水空间内。因此隔网的选择,特别是网孔的选择,可以基于前述的需求进行。从而防止在水培空间内生长的植物蔓延到补水空间造成补水空间内自动补水组件或者是搅拌器等构件的正常运转。
更进一步地,在通过隔网划分区域的基础上,我们还公开了所述自补水空间内还设置有搅拌器。这样,可以将新补入的纯水与之前的带有营养成分的培养液进行预混合,提高整个营养元素在水培箱内的均匀分布。搅拌器可以选用常见的桨式搅拌器等,由于其功能需要较为单一,所以从成本角度出发,尽量选择简单结构的搅拌器。
最后,我们还进一步公开包括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过滤网与进水阀之间。这样可以保证营养液不会倒流,从进水管的出口处排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水培植物的特殊性需要,准确地对植物水培装置进行自动补水,填补了目前植物水培实验装置在准确性补水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植物水培实验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1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箱总成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桨控制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