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牛鼻式鼻咽通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1302.4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四海;曾丽娟;朱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牛 鼻咽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牛鼻式鼻咽通气道,属于医疗耗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鼻咽通气道一般近咽端为一直线型倒角,倒角的长边在送入鼻腔的过程中容易擦伤鼻粘膜,造成鼻腔充血、发炎等症状,并且通氧气孔开口于直线型的长边上,在插入鼻咽通气道的过程中,直线型的长边容易收集鼻腔粘液,易堵塞鼻咽通气道,造成呼气不畅或窒息等严重问题;另外,收集的鼻腔粘液也容易堵塞通氧气孔,若堵塞严重,在输氧压力偏小而不能冲破堵塞时,容易造成加氧气管内压力持续过大膨胀,若不及时发现,容易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还有,通氧气孔开口于直线型的长边上使出气孔面积小,出气孔氧气流量大,容易造成鼻腔内极度干燥,使患者感觉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折弯、抗压扁、防堵塞、对鼻腔伤害度小、出气孔氧气流量平缓、安全有效舒适可靠的牛鼻式鼻咽通气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牛鼻式鼻咽通气道,包括:中空的长管型的通气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本体包括近咽端和远咽端,所述远咽端设置有定位管卡和加氧气装置的出口,所述近咽端为牛鼻式,即所述近咽端为一个空心的半椭圆形结构,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长轴端与所述通气道本体一体连接,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长轴长度与所述通气道本体的直径相同,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短轴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短轴上下面均设置有第二出气口。
所述加氧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管卡的外侧,即所述加氧气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近咽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定位管卡与所述近咽端的距离,所述加氧气装置为一个外径小于所述通气道本体内径的一条长管,所述加氧气装置一端由所述远咽端引出,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近咽端内部,所述加氧气装置位于所述近咽端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若干通氧气孔。
所述通气道本体的本体壁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通气道本体被压扁的加强丝。
所述加强丝的材质为金属,所述加强丝的形状为螺旋型或折弯型。
所述第一出气口为圆形,所述第一出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通气道本体的直径且大于所述通气道本体的半径。
所述第二出气口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第二出气口上下对称,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形状为圆形。
所述定位管卡为固定在所述通气道本体上的径向圆盘、径向半圆盘、径向方盘或径向不定形盘。
所述通气道本体为柔软易弯折的导管,所述通气道本体的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牛鼻式鼻咽通气道,设置有牛鼻式近咽端,牛鼻式近咽端的弧形设置可以避免擦伤鼻腔粘膜,且弧形设置可以阻止鼻腔粘液流进通气道本体,防止鼻腔粘液堵塞通气道本体而造成的呼气不畅,既使鼻腔粘着堵塞了第二出气孔,而位于中间的第一出气孔不会被堵塞从而保证呼吸顺畅;所述通氧气孔设置在近咽端内部,在避免了鼻腔粘液流进加氧气管的同时,还能够使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出氧气流量均匀平稳,不易吹干鼻腔,不会造成身体不适;另外,所述定位管卡的设置用于标记通气道本体插进鼻腔的长度;加强丝的设置用于防止柔软易弯折的通气道本体在使用时被压瘪,从而造成呼吸气体不畅等问题;第一出气孔的直径大于通气道本体半径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出气孔的出气面积尽量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牛鼻式鼻咽通气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抗弯折,防堵塞,对鼻腔伤害性小,出气孔氧气流量平缓,安全有效舒适可靠,牛鼻式的设计独特且能够有效解决临床使用鼻咽通气道的过程中存在的易堵塞,擦伤鼻腔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牛鼻式鼻咽通气道,包括:中空的长管型的通气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本体1包括近咽端和远咽端,所述远咽端设置有定位管卡2和加氧气装置3的出口,所述近咽端为牛鼻式,即所述近咽端为一个空心的半椭圆形结构,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长轴端与所述通气道本体1一体连接,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长轴长度与所述通气道本体1的直径相同,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短轴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4,所述半椭圆形结构的短轴上下面均设置有第二出气口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1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解氧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仿生鱼鱼头的制作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