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油田井下落物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1330.6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闫新庆;闫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地瑞科森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田 井下 打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打捞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油田井下落物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打捞设备,大概分为用于打捞深井抽油杆的四抓打捞器,打捞深井钻杆的机械振荡器,切割管状落鱼的新型割刀,以及能收集大块岩屑和金属的流通式打捞器。在打捞过程中落物不能打捞出来,无法退出,增加修井作业难度,增加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油田井下落物打捞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接头、矛杆、弹簧、圆卡瓦、锁块、螺钉、引鞋,矛杆固定在接头上,圆卡瓦通过锁块的固定在矛杆上,所述的锁块可以调节圆卡瓦的浮动,所述的锁块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矛杆的末端连接引鞋,所述的矛杆与圆卡瓦之间设有弹簧。
上述的圆卡瓦与矛杆通过锯齿形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操作简便易行,作业成功率高,不易损坏鱼顶,与落鱼接触面积大,因而抗拉负荷高,抗冲击负荷大,可循环,冲洗鱼顶,抓住落物后,根据需要很容易退出落物,通过在落物内径使用弹簧,这样,即使弹簧脱落,由于尺寸的限制也不容易落入井内。而打捞较重的落物时,弹簧的受力分担了锁块的受力,从而延长了卡瓦与锁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重物打捞的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接头(1)、矛杆(2)、弹簧(3)、圆卡瓦(4)、锁块(5)、螺钉(6)、引鞋(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接头1、矛杆2、弹簧3、圆卡瓦4、锁块5、螺钉6、引鞋7,矛杆2固定在接头1上,圆卡瓦4通过锁块5的固定在矛杆2上,所述的锁块5可以调节圆卡瓦4的浮动,所述的锁块5通过螺钉6固定,所述的矛杆2的末端连接引鞋7,所述的矛杆2与圆卡瓦之间设有弹簧3,根据落物内径我们可以使用弹簧3,这样,即使弹簧脱落,由于尺寸的限制也不容易落入井内。而打捞较重的落物时,弹簧的受力分担了锁块的受力,从而延长了卡瓦与锁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重物打捞的时间。
另外,圆卡瓦4与矛杆2通过锯齿形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法:
(1)根据落鱼内径的尺寸,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可退式打捞矛。
(2)检查工具,使圆卡瓦的轴向窜动量符合技术要求。用手转动卡使其靠近释放环,此时工具处于自由状态。
(3)接好钻具,下至鱼顶以上2m左右,开泵循环并缓慢下放钻具探鱼顶。
(4)探准鱼顶后,试提打捞管拄并记录悬重。
(5)正式打捞。当捞矛进入鱼腔,悬重有下降显示时,反转钻具1~2圈(现场经验证明多转几圈亦可)矛杆对圆卡瓦产生径向推动,迫使矛杆上行,是圆卡瓦卡住落鱼而捞获。
(6)上提钻具,若指重表悬重增加,证明已捞获,即可起钻,若悬重不增加,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捞获。
(7)如上提拉力接近或大于钻具安全负荷时,可用钻具(或下击器)下击矛杆,并正传钻具2~3圈后在上提钻具,即可将工具退出。
打捞井在自由状态下圆卡瓦外径略大于落物内径。当工具进入鱼腔时,圆卡瓦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外胀力,使圆卡瓦贴紧落物内壁。随矛杆上行和提拉力的逐渐增加,矛杆、圆卡瓦上的锯齿形螺纹互相吻合,圆卡瓦产生径向力,使其咬住落鱼实现打捞。退出时一旦落鱼卡死,无法捞出需退出捞矛时,只要给矛杆一定的下击力,就能使圆卡瓦与矛杆的内外锯齿形螺纹脱开,再正转钻具2~3圈,圆卡瓦与矛杆产生相对位移,促使圆卡瓦沿矛杆锯齿形螺纹向下运动,直至圆卡瓦与释放环上端面接触为止,上提钻具,即可退出落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地瑞科森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地瑞科森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1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电动搬运车
- 下一篇:固体生态培养、干燥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