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底耐穿刺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1618.3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姚荣鑫;何东升;谢东;李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 耐穿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鞋底耐穿刺性能的测试机。
背景技术
安全鞋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普通的日常穿着到职业类的安全职业鞋,特别是专业的防穿刺工作鞋,应有尽有。鞋子要做到防穿刺,通常可以从以下途径达到这种效果:采用防穿刺的钢中底板或是新型的非金属中底板,安装于鞋外底与鞋垫之间。
测试鞋子的防穿刺性能,常规的方法是使用纵向垂直穿刺的方法,一般是使用材料试验机加上专用的夹具,夹具用于固定试样,穿刺针固定在标准材料试验机的可移动横梁上的力传感器上,测试时针尖是向下移动穿过试样的,测试过程无法做观察穿透情况,且测量针透过试样的长度也无法准确测量,从而难于获得客观、准确的测试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客观且准确测试结果的鞋底耐穿刺测试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鞋底耐穿刺测试机,其包括:测试平台板;设置在测试平台板上的滑轨、动力装置、活动夹具及用于固定待测试鞋底样品的固定夹具,该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及连接伺服电机传动轴的传动部;设置在滑轨上的移动台;连接在传动部末端与移动台之间的丝杆;安装在移动台上的力传感器,该力传感器的前端安装有穿刺针,且活动 夹具及固定夹具间隔设置在穿刺针的前方。
其中,活动夹具包括活动夹板及拉动活动夹板使之与固定夹具夹紧的汽缸组。
其中,汽缸组包括第一汽缸及第二汽缸,且第一汽缸的活动部及第二汽缸的活动部分别连接在活动夹板同一侧面的2个不同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穿刺针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对鞋底进行穿刺测试,便于观察及测量穿刺的结果;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两个气缸拉动活动夹具来夹紧鞋底样品,操作简单且方便快捷。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客观且准确测试结果的鞋底耐穿刺测试机。所述测试机包括:测试平台板11;设置在测试平台板11上的滑轨12;设置在测试平台板11上的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21及连接伺服电机21传动轴的传动部22;设置在滑轨12上的移动台40;连接在传动部22末端与移动台40之间的丝杆30,由丝杆30旋转带动移动台40上左右滑动;在移动台40上安装力传感器50,该力传感器50的前端安装有穿刺针60;在测试平台板11上且位于穿刺针60前方,间距设置活动夹具及固定夹具80,活动夹具包括活动夹板71及拉动活动夹板71使之与固定夹具80夹紧的汽缸组72,该汽缸组72包括两个位于活动夹板71同一侧面的第一汽缸721及第二汽缸722,且第一汽缸721的活动部及第 二汽缸722的活动部分别连接在活动夹板71同一侧面的2个不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待测试的鞋底样品90固定在固定夹具80上,由汽缸组72带动活动夹板71将鞋底样品90夹紧在固定夹具80与活动夹板71之间;伺服电机21通过传动部22带动丝杆30旋转,由丝杆30旋转带动移动台40在导轨12上的水平方向上滑动,进而控制穿刺针60靠近鞋底样品90大约1mm左右时停止,且使力传感器50的力量值归零;然后,启动动力装置开始穿刺,穿刺针60朝向鞋底样品90匀速移动,穿刺针60的针尖穿过鞋底样品90,且当力传感器50的力量值达到预设值时停止,通过固定夹具80上的穿刺孔可观察鞋底样品90被穿透的情况,如有穿透,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穿透的位移,评估鞋底是否达到防穿刺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1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访问方法及存储设备
- 下一篇:云环境下的文件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