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更换搅拌器机械密封的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2549.8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6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旭;周民耀;王云杰;程祥胜;管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晓晓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更换 搅拌器 机械 密封 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更换搅拌器机械密封的拔轴器。
背景技术
搅拌器是安装在5万立方米金属双盘油罐罐壁上,主要用于搅拌罐内介质以使其温度、介质均匀的装置。由于燃料油罐存放的介质不同,客户需要也不一样,再加上季节差异,有的燃料油需要经常加热,开启搅拌器,还有的燃料油则不需要加热,搅拌器则得不到有效的运转。由于搅拌器的使用不均衡,机械密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打开搅拌器下面考克,若有黑色的液体流出,就可以判断搅拌器机械密封渗漏,当渗漏情况比较严重时,搅拌器会被禁止工作。搅拌器不能工作,用蒸汽给罐内介质加热效果会大打折扣,造成蒸汽的大量浪费。油品得不到良好的调和,低于客户所要求的温度,就无法进行装卸作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效益。这时需要尽快对搅拌器的机械密封进行更换以使搅拌器处于可工作状态。
机械密封套在搅拌器轴上,两者都在搅拌器腔体内,腔体为一体结构,不可拆卸,机械密封距离搅拌器面板外端面100mm左右,从轴端只能看到机械密封静环的外端盖,更换机械密封时又必须将轴拔出到机械密封露出腔体且轴另一端的辅助密封发挥作用,所以,无法自行更换机械密封,以往需要更换机械密封的时候,只能以高价委外更换,从申请委外,到外来单位过来更换,需要半个多月,即浪费了金钱,又影响了装卸生产,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更换搅拌器机械密封的拔轴器,通过底座和轴套的不同组合,实现搅拌器机械密封的拆卸和安装。克服了目前自己无法更换机械密封,委外维修耗时费钱,影响生产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更换搅拌器机械密封的拔轴器,搅拌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搅拌器面板和搅拌器轴,所述拔轴器包括活动连接的底座和轴套,所述底座中央处设有与轴套外径配合的中空,所述底座在穿过中心的轴线方向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均设有以底座中心为对称的长方形内螺孔和外螺孔,所述长方形内螺孔与搅拌器面板上设有的螺孔位置相对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安装机械密封时,内螺孔设有内螺栓;在拆卸机械密封时,外螺孔内设有外螺栓。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内设有与搅拌器轴外径适应的空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通过螺栓将轴套末端设有的定位孔与搅拌器轴末端设有的螺孔相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上设有挡位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呈长条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呈圆环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当搅拌器发生机械密封渗漏时,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拔轴器可自行更换机械密封,将轴套套在搅拌器轴上,所述拔轴器通过螺栓将轴套末端定位孔与搅拌器轴端相连接,使拔轴器和搅拌器成为一个整体,变换底座与轴套组合,均匀转动底座两侧螺栓,便可实现搅拌器机械密封的拉出和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拔轴器不涉及电力设备,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将原来通过委外维修,时间的不确定性,缩短到1小时左右,不仅缩短了维修周期,节约了资金,更为公司装卸生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拔轴器侧视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拔轴器正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拔轴器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拔轴器安装搅拌器机械密封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拔轴器使用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拔轴器拆卸搅拌器机械密封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轴套;2、底座;3、搅拌器面板;4、搅拌器轴;5、搅拌器螺孔;6、内螺栓;7、内螺孔;8、外螺栓;9、外螺孔;10、定位件;11、顶部螺栓;12、顶部螺栓孔;13、挡位环;14、轴套空腔;15、机械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2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