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笔记本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3608.3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雷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挺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西安邮电大学(雁塔校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笔记本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归属于笔记本电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笔记本散热器主要分为底座式散热器、PC卡式散热器两类。前者中较为流行且主要包括:普通散热器,超极核散热器。普通散热器即常见的风扇式散热器,或开或关或可调节风扇转速,方便使用且价格适宜。超极核散热器(M.C.C.T)则可以通过多级档位调节开关,控制相应电路实现对应风扇的开启和关闭,智能化提高但价位较高。而后者,该散热器可直接插入笔记本的PC卡插槽内,利用风扇转动向外抽风,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不过,由于笔记本电脑内部设计的不同,这种散热器并不是适合所有笔记本。如果强行安装,扰乱内部的空气对流,造成笔记本内部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以致损坏设备,也由此,普及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笔记本散热器一次组装成型,不能根据使用者需要调整散热模块位置以及不能通过吹风和吸风结合有效降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在综合考虑价格及实用性的前提下,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底座式散热器作为基本设计思想,并部分借鉴PC卡式散热器的设计理念整体实现设计要求。该笔记本散热器不仅能根据使用者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的位置并通过正向反向安放使用不同的散热方式,而且散热器底座电源模块完全可拆卸,便于清洁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散热器底座整体结构采用生物仿生学的蜂窝状结构设计,各结构单元相互独立且整体连接为底座整体。正向放置时上方为漏空,便于嵌入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下方顶端为金属制纱网,主要用于隔离灰尘。底座背面适合位置安装USB供电模块组件,系统以总线方式工作,并在各结构单元之间采用并联连接的布线方式,单个蜂窝状结构内侧设有滑道以便根据需要嵌入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且相应位置固定导电片,用于连接并导通嵌入的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通过导线与部在底座背面的总线并联,也因此各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之间工作时互相影响甚微。底座供电模块组件也可拆卸,底座中的导电材料全部使用抗氧化性强的纯铜质材料,保证导通的同时,在清洁维护底座时,可直接将供电模块组件拆除,然后用水整体冲洗清洁。一定程度上客服了目前市场上散热器一次组装成型不便清洁维护的弊端。
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外形采用与底座蜂窝状结构搭配且可以嵌入的六棱柱结构,棱柱面为模块主体支撑结构,棱柱结构内部中心位置选择安装适当功率且低噪声的微型直流电机,并在直流电机转轴上安装直径略小于六棱柱内部两最近平行面之间距离的桨叶,当正向或反向嵌入模块并导通时用于送风或吸风。直流电机的两电极由导线引出,导线端头连接导电片并固定在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的外侧,且保证内嵌时与之前固定于底座蜂窝状模块内侧的导电片能有效接触并导通。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上下两面均为金属制纱网结构,作进一步防尘处理。
为了保持除系统整体结构及功能外的外观效果,建议使用蓝白黑或黑橙红搭配色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情况,方便的调节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的位置,并选择性的采用不同的散热方式,有效降温,结构新颖且方便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笔记本散热器底座俯视图。
图2笔记本散热器底座侧视图(右侧)。
图3笔记本散热器底座前视图。
图4笔记本散热器底座后视图。
图5笔记本散热器底座顶视图。
图6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俯视图。
图7六棱柱状散热器模块侧视图。
图8蜂窝状结构卡槽俯视图。
图9蜂窝状结构卡槽内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挺,未经雷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3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