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尘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035.6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峰;张学伟;刘洋;罗艳;田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尘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试样分析和化学分析领域,涉及对试样(钢样)电解过程,具体地指一种防止灰尘污染的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钢的纯净度的要求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初,钢中夹杂物含量能降到0.0235%左右,到了20世纪90年代,已能将钢中夹杂物下降到0.004%以下。钢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尺寸分布。夹杂物含量是评定钢材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夹杂物会降低钢的强度并降低钢的机械性能和腐蚀疲劳极限,从而影响钢的性能。钢中夹杂物依据其来源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脱氧或合金化时产生的内生夹杂物;另一类是钢液与大气、熔渣、耐火材料反应生成的外来夹杂物。钢种不同,对夹杂物的尺寸要求也不同,最洁净的钢要求夹杂物直径小于5μm(如阴极射线管防护罩用钢);板带钢要求夹杂物直径小于100μm(如汽车用钢板)。目前,人们还在设法降低钢中夹杂物的含量和尺寸,并且希望控制夹杂物在钢中的分布。因此,深入研究钢中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及对钢的性能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从钢中把夹杂物完整的提取出来,常采用电解法从基体中萃取出来。电解法就是在试样通电后,钢的基体呈离子进入溶液而溶解,非金属夹杂物则不被电解,呈固体保留。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以往所用的电解装置都是用公制烧杯,电解过程大都被灰尘污染,将夹杂物进行称重,其准确性大打折扣,因此,为了降低钢中夹杂物的含量及控制夹杂物在钢中的分布,有必要深入研究钢中夹杂物的形成机理。杂物的形貌、数量、分布及成分。这样提高了夹杂物的研究效率和研究深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灰尘污染的电解装置,其电解过程可以抽真空,解决灰尘干扰试验结果的为题,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使分析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电解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灰尘污染的电解试验装置,是由吹气管,大玻璃盖,小玻璃盖,大容量烧杯,小容量烧杯,旋阀,阴极,试样阳极,透气管和温度计所组成;由通电导线、石蜡和细绳连接起来,连接方式为从上向下:吹气管与大玻璃盖和小玻璃盖由石蜡固定;小容量烧杯与大容量烧杯由卡槽固定;大玻璃盖和小玻璃盖与大容量烧杯和小容量烧杯互相匹配,周围涂抹石蜡密封住;阴极放置在小容量烧杯内;试样阳极由细绳和通电导线固定在小玻璃盖圆心处;温度计用石蜡固定在大玻璃盖和小玻璃盖上;透气管高温熔融固定在大玻璃盖和小玻璃盖上。
电解过程可以抽真空,以防止灰尘污染,其上还要连接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保证试样电解完全。
所述的电解装置内为小容量烧杯,外为大容量烧杯,既可以做小样电解,亦可以做大样电解试验。
所述的电解装置可以吹气搅拌,加快电解,保证电解液处于混匀状态,保证电解过程顺利进行。
所述的电解装置可以在线测温,保证温度不过高,防止电解液凝固,时时检测电解温度恒定不变。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是该装置可以抽真空,防止灰尘污染,保证电解试样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是该装置可以进行吹气搅拌,保证电解液的均匀,使试样电解完全。
三是该装置可以测温,保证电解液不凝固。
四是电解过程可以不用人工检测,可以电脑闭路监测,因电解液具有毒性,所以该装置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可靠,不发生中毒事故。
五是整个电解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配置紧凑,轻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防止灰尘污染电解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为吹气管,2为大玻璃盖,3为小玻璃盖,4为大容量烧杯,5为小容量烧杯,6为旋阀,7为阴极,8为试样阳极,9为透气管一,11为透气管二,10为温度计;由通电导线、石蜡和细绳连接起来。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是由吹气管1,大玻璃盖2,小玻璃盖3,大容量烧杯4,小容量烧杯5,旋阀6,阴极7,试样阳极8,透气管一9和透气管二11和温度计10所组成的;由通电导线、石蜡和细绳连接起来。
连接方式为从上向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