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二级带式机械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074.6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洪昭锐;黄新颖;杨海英;魏玉芹;杨超;蔡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3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二级 机械 浓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污泥预浓缩的机械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厂内常用的机械浓缩装置包括带式浓缩机和转鼓式浓缩机。当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前,需要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在污泥中添加高分子絮凝剂,通常多采用PAM(聚丙烯酰胺),使污泥絮凝形成较大颗粒,从而被机械式浓缩装置分离出来,通过浓缩污泥出泥管送入后续处理设备中进一步处理。通常添加的PAM用量为绝干污泥的1‰-5‰,预处理后出泥的含水率控制在80%左右。随着对污泥处理要求的提高,现阶段需要将预处理后出泥的含水率降低至60%左右,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大量添加PAM,由此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且还会增加污泥中的絮凝体颗粒数量,造成后续过滤设备的阻塞,严重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絮凝剂投放量的串联式二级带式机械浓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串联二级带式机械浓缩装置,设置在混合搅拌装置的混合液出口管与浓缩污泥出泥管之间,它包括顺次由高至低设置的第一带式浓缩机和第二带式浓缩机,其中第一带式浓缩机包括第一水平滚轮组、卷绕在第一水平滚轮组上的第一滚动过滤布带以及设置在第一滚动过滤布带下方的一级过滤液出口管,第二带式浓缩机包括第二水平滚轮组、卷绕在第二水平滚轮组上的第二滚动过滤布带以及设置在第二滚动过滤布带下方的滤液管,所述混合液出口管与第一带式浓缩机的污泥入口连接,一级过滤液出口管与第二带式浓缩机的污泥入口连接,第一带式浓缩机和第二带式浓缩机的污泥出口分别与所述浓缩污泥出泥管连接。
将两个带式浓缩机由高至低串联设置,这样从混合搅拌装置流出的污泥先经过第一带式浓缩机过滤浓缩,可初步对絮凝后的污泥进行浓缩,更容易被拦阻的颗粒较大的污泥会被拦截并送入浓缩污泥出泥管,初步过滤后的滤液再通过第二带式浓缩机过滤浓缩,可以充分的将絮凝的污泥拦截下来,经过两次过滤,可以有效的将污泥浓缩,使出口污泥含水率降低,在减少絮凝剂添加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浓缩效率和降低含水率。
在所述第一滚动过滤布带下方设有第一清洗喷头,在所述第二滚动过滤布带下方设有第二清洗喷头。通过清洗喷头向布带上喷水,可以反向冲洗粘在布带上的污泥,避免阻塞,保证布带的过滤效果。
所述第一滚动过滤布带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滚动过滤布带的孔径。第一滚动过滤布带可以大量处理污泥,减少第二带式浓缩机的处理压力,第二滚动过滤布带可以充分过滤较细的污泥,提高过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两级带式浓缩机串联处理污泥,对絮体大小要求低,絮凝剂的添加量相应降低,过滤效果更好,生产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混合搅拌装置,2、污泥入口,3、絮凝剂添加口,4、混合液出口管,5、第一带式浓缩机,6、第二带式浓缩机,7、第一水平滚轮组,8、第二水平滚轮组,9、第一滚动过滤布带,10、第二滚动过滤布带,11、一级过滤液出口管,12、滤液管,13、第一清洗喷头,14、第二清洗喷头,15、浓缩污泥出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一种串联二级带式机械浓缩装置,设置在混合搅拌装置1的混合液出口管4与浓缩污泥出泥管15之间,它包括顺次由高至低设置的第一带式浓缩机5和第二带式浓缩机6,其中第一带式浓缩机5包括第一水平滚轮组7、卷绕在第一水平滚轮组7上的第一滚动过滤布带9以及设置在第一滚动过滤布带9下方的一级过滤液出口管11和第一清洗喷头13,第二带式浓缩机6包括第二水平滚轮组8、卷绕在第二水平滚轮组8上的第二滚动过滤布带10以及设置在第二滚动过滤布带10下方的滤液管12和第二清洗喷头14。混合搅拌装置1的下部设有污泥入口2,在污泥入口2上设有絮凝剂添加口3,混合搅拌装置1上部的混合液出口管4与第一带式浓缩机5的污泥入口连接,一级过滤液出口管11与第二带式浓缩机6的污泥入口连接,第一带式浓缩机5和第二带式浓缩机6的污泥出口分别与浓缩污泥出泥管15连接。第一滚动过滤布带9的孔径大于第二滚动过滤布带10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重型车及其润滑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