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128.9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韩明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后保险杠。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辆的后保险杠的下部截去一部分而形成凹入部,用于设置排气消音器。根据车型的不同,有时会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左右对称地设置两个排气消音器,而有时只在一侧设置排气消音器。为了确保部件的通用性以便于管理和降低成本,通常是在后保险杠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加工好上述凹入部。这样,当只在一侧设置排气消音器时,会影响外观的美观性。另外,后保险杠作为形成车身外观的一部分,需要对其合理设计以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气动性能和外观美观性的后保险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保险杠,在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用于设置排气消音器的凹入部,在左右两个凹入部之间设置向后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在突出部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突出部的端部边界线与凹入部的轮廓线相隔开。
优选地,在上述端部边界线与上述轮廓线之间形成平面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保险杠上设置向后突出的突出部,且使该突出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能够提高车辆的气动性能。而且,通过使突出部与凹入部之间隔开一定距离,便于设置遮住凹入部的盖子,从而当只在一侧设置排气消音器时,可以用盖子遮住不用的凹入部,从而改善外形。即,可以在突出部的端部边界线与凹入部的轮廓线之间的区域设置用于安装盖子的部件,从而便于安装盖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为后保险杠,15为凹入部,20为排气消音器,25为盖子,30为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和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图1示出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左右对称地设置两个排气消音器20的状态,图2示出只在一侧设置排气消音器20的状态。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保险杠10,设置在车身后部,在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用于设置排气消音器20的凹入部15(参见图3),在左右两个凹入部15之间设有向后突出的突出部30。突出部30沿着车宽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突出部30能够提高车辆的气动性能。
如图2所示,在后保险杠10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凹入部15(参见图3),在未设置排气消音器20的一侧设置盖子25,以遮住不用的凹入部15,从而改善外形。在此,同样设置有上述的突出部30。
而且,如图1至图4所示,突出部30不延伸至凹入部15,而是在靠近凹入部15的位置与后保险杠10融为一体。即,突出部30所占的区域截止到靠近凹入部15的位置,而不与凹入部15相连。换句话说,在突出部30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突出部的端部边界线(参见图3中的虚线31)与凹入部15的轮廓线150相隔开。在此,端部边界线是表示突出部30所占区域的端部的线,根据加工情况,有时是实际存在的线,有时是假想的线。由此,在端部边界线31与轮廓线150之间的区域可以设置用于安装盖子25的部件,从而便于安装盖子25。这样,当只在一侧设置排气消音器20时,可以用盖子25遮住不用的凹入部15,从而改善外形。优选地,端部边界线31与轮廓线150之间的区域形成为平面区域,从而便于设置用于安装盖子25的部件,从而便于安装盖子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