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双菱扩大头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487.4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逸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扩大 头锚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工程和已有混凝土基础加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预应力锚杆,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预应力双菱扩大头锚杆。
背景技术
在岩石地基中,需要运用到预应力锚杆。直接通过往岩层中打入预应力锚杆可以利用已有的岩层厚度来达到合适的锚固深度,从而节省基础混凝土的用量。此外,在对一些已有的混凝土基础的加固中,需要钻孔打入预应力锚栓施工。而现有的预应力锚栓需要通过底部的锚板锚固,不适合钻孔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上述现有预应力锚杆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捷可靠的、可以通过直接钻孔底端锚固的预应力双菱扩大头锚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双菱扩大头锚杆,包括锚杆、上转动连杆、从动销、端板、滑动销、固定销、灌浆、下转动连杆,其特征是所述的锚杆和端板通过锚杆末端的螺纹和端板顶部的内螺纹连接,端板由整块钢锭经机械加工成上柱下板的形状,所述的上转动杆有两块,滑动槽销通过螺栓连接两块上转动杆,并可以在端板的预留滑动槽中滑动,从动销通过螺栓连接一块上转动杆和一块下转动杆,所述的下转动杆有两块,固定销连接两块下转动杆,并与端板铰接。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双菱扩大头锚杆,折叠状态下伸入预钻的孔洞就位后展开,然后浇筑砼固定,达到底部锚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施工步骤为:
1、在需要施工的现场勘测并钻孔至合适的深度。
2、孔最下部一段需要按照要求用特制的扩大头钻头扩大孔径钻出一段双锥形的扩大室。
3、放入折叠状态下的双菱扩大头锚杆。此过程中由于钻孔内径的的限制,上转动连杆和下转动连杆无法撑开至展开状态,维持在折叠状态。
4、等锚杆就位、扩大头部分进入孔底部的扩大孔区域,上转动连杆和下转动连杆依靠重力自动撑开至展开状态。
5、从钻孔顶部开始灌浆,灌浆充满孔底部的扩大室。
6、浇筑承台砼,养护。
7、等砼的强度符合要求后,张拉预应力双菱扩大头锚杆。
本实用新型与其他扩大头锚栓相比,有益之处在于:
1、扩大头比较大,实现岩石承压,受力可靠性比抗剪切大。
2、机构较稳定,不存在施工中转角动角度误差引起承载力下降很多的可能性。
3、机构呈“桁架型”,不像一般扩大头,机构呈“弯曲型”。因而效率更高。
4、施加预应力,使锚栓的拔力能传递到四周更大范围的岩石中。从而提高抗拔能力。
5、大头的混凝土体部分为双锥形,使锚杆受拉时,扩大头上半截面处于压力剪力共同作用的多向应力状态。从而提高扩大头的极限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侧视图。
在图1至图3中:1-锚杆、2-上转动连杆、3-从动销、4-端板、5-滑动销、6-固定销、7-灌浆、8-下转动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施工步骤为:
一种预应力双菱扩大头锚杆,包括锚杆1、上转动连杆2、从动销3、端板4、滑动销5、固定销6、灌浆7、下转动连杆8,其特征是所述的锚杆1和端板4通过锚杆1末端的螺纹和端板4顶部的内螺纹连接,端板4由整块钢锭经机械加工成上柱下板的形状,所述的上转动杆2有两块,滑动槽销5通过螺栓连接两块上转动杆2,并可以在端板4的预留滑动槽中滑动,从动销3通过螺栓连接一块上转动杆2和一块下转动杆8,所述的下转动杆2有两块,固定销6连接两块下转动杆8,并与端板4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入式窨井盖防坠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洗车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