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浴盆动力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636.7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彬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浴盆 动力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足浴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足浴盆动力传动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电热足浴盆已被市场广泛接受,其具有使用方便、水体自动循环加热、以及足底电动按摩的特色,能针对足底进行按摩泡浴综合理疗。足浴盆结构大体包括有内盆和外盆,内盆具有一盆腔,盆腔底部设有按摩源,盆腔用以盛装清水和提供足浴之需。内、外盆之间的间隙空腔,安装有水泵、电加热设施和驱动按摩源动作的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和变速箱。变速箱输出需穿过内盆底,而后带动对应双脚部的按摩源动作,传统结构中变速箱采用蜗轮变速,盆腔中央设有一凸鼻部,水平设置的蜗轮输出轴两端分别穿过中央凸鼻部,两端各带有一个按摩滚轮,实现对双脚底部的按摩。为此,该结构中必然需要两个水密封件,增加了漏水的隐患。如何减少水密封件个数的设计,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蜗轮输出轴垂直穿过盆腔底部,经换向齿轮副驱动按摩滚轮的足浴盆动力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足浴盆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内盆、按摩滚轮、电机和蜗轮变速箱;电机和蜗轮变速箱安装在内盆底外侧,其特征是蜗轮输出轴垂直穿过内盆底,蜗轮输出轴与内盆底间设有水密封件;伸入内盆底的蜗轮输出轴段与按摩滚轮的转轴间经换向齿轮副传动连接。
所述换向齿轮副外侧设有一防护罩,该防护罩固定在内盆底;所述蜗轮输出轴伸出防护罩的端部安装有一按摩转盘。
所述内盆设有容纳按摩滚轮下部的承凹,承凹两端部分别设有轴座位,按摩滚轮两端的转轴通过轴座安装在所述的轴座位上。
本实用新型蜗轮变速箱中的蜗轮输出轴垂直穿过内盆底,只需一个水密封件,减少漏水隐患,而且该蜗轮输出轴与按摩滚轮向下的受力方向一致,也能减少水密封件的切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再者,利用蜗轮输出轴伸入内盆底的端部,安装一按摩转盘,增加附加按摩的效果,可触及双脚足弓部和脚内侧,扩大按摩范围,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足浴盆立体示意图
图2足浴盆俯视示意图
图3足浴盆剖面示意图
图4足浴盆动力传动机构立体示意图
其中
1—内盆 11—盆腔 12—承凹 13—轴座位
2—外盆 3—按摩滚轮 31—转轴 32—轴座
4—电机 5—蜗轮变速箱 51—蜗轮输出轴 6—水密封件
7—换向齿轮副 8—防护罩 9—按摩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足浴盆结构大体包括有内盆1和外盆2,内盆1具有一盆腔11,盆腔11底部设有按摩源,也即按摩滚轮3,盆腔11用以盛装清水和提供足浴之需。内盆1和外盆2之间的间隙空腔,安装有水泵、电加热设施和驱动按摩源动作的动力机构等设备,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4和蜗轮变速箱5,两者安装在内盆1底外侧,其中蜗轮输出轴51垂直穿过内盆1盆底,蜗轮输出轴51与内盆1底间设有水密封件6;伸入内盆底的蜗轮输出轴段与按摩滚轮3的转轴31间经换向齿轮副7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由纵向变为横向动力输出。所述的换向齿轮副7,可以是交错齿轮副、锥齿轮副等任意换向传动副。
另外,在换向齿轮副7外侧设有一防护罩8,该防护罩8固定在内盆1盆底上,可通过插扣或螺丝固定方案;所述蜗轮输出轴51伸出防护罩8的端部安装有一按摩转盘9。
所述内盆1设有容纳按摩滚轮3下部的承凹12,承凹12两端部分别设有轴座位13,按摩滚轮3两端的转轴31通过轴座32安装在所述的轴座位13上。所述的轴座32既可是轴套,也可以是带有轴承的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彬,未经林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