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相似模拟试验的围岩裂隙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6411.5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亮;华心祝;杨科;陈登红;周亘儒;张忠浩;金声尧;鞠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相似 模拟 试验 围岩 裂隙 监测 装置 | ||
1.一种用于相似模拟试验的围岩裂隙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显示电路模块和监测电路模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相似模拟试验的围岩裂隙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模块稳压块LM317的电压输出端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串接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的负极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接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接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接二极管D10的正极;
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与滑动变阻器R2一个固定端相连,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2的另一个固定端与二极管D1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1的负极与开关S一端相连,开关S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所述稳压块LM317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源正极相连,稳压块LM317的电压调节端与稳压块LM317和电阻R1之间的连线相连;
所述电阻R1与二极管D1之间的连线引出一接线端a,所述二极管D1与D2、二极管D2与D3、二极管D3与D4、二极管D4与D5、二极管D5与D6、二极管D6与D7、二极管D7与D8、二极管D8与D9、每两个二极管之间的连线上分别引出一接线端,分别记b、c、d、e、f、g、h、i、j,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与滑动变阻器R2之间的连线引出一接线端k;所述接线端a~k通过11芯灰排线与以断裂丝长度的10等分点1~1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64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角度检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