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口无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305.0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魏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口 无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讯设备,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串口无线设备。可适用于各类短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
背景技术
WSN技术作为无线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应用工程师的青睐和关注,不仅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而且在军工、航空航天正被广泛地应用。WSN引领下的无线测量技术的前景是无限的,其应用领域已经延伸到军事、航空、反恐、防爆、救灾、环境、医疗、保健、家居、工业、商业等多种领域,有些领域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无线测量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数据处理单元,而最关建的当然就是无线通讯设备。目前,应用在电力行业上的无线通讯模块抗干扰能力差,功耗大,体积大,给线上单元安装和使用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串口无线设备。该设备抗干扰性强,适应WSN网络的需要,传输距离远,体积小,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串口无线设备,包括CPU 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模块和串行通信模块分别与CPU 控制模块的通信端口相连;
CPU 控制模块采用三线制接法通信与串行通信模块连接,地线直接相连,TxD 和RxD 互相交叉,波特率可改变,最高为115.2kb/s,最低为1200b/s ;
CPU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晶振电路;
电源管理模块与CPU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供电;
所述的CPU控制模块采用TI的CC1110芯片,体积小,功耗低,内置无线收发功能;
CPU控制模块实现无线通信模块信号和串行通信模块信号的转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和接收无线信息,通过串行通信模块实现了与一般监控装置和系统的连接,这样就为一般监控装置的远程无线监控提供了条件。
设备内部集成了射频功放电路,最大射频传输距离可以达到20dB,抗干扰性强,在强电磁环境下能稳定工作;
电源管理模块与主控芯片配合实现正常工作和休眠交替进行,进一步降低功耗;
系统软件在实现无线设备收发、模块工作和休眠功能外,还能通过串口配置设备本地地址,通讯的目标地址,通讯的波特率,休眠时间等功能,更方便用户使用;
设备的硬件采用SMD结构设计,体积小,布线规范,减小内部干扰,易集成在电路板上,外加屏蔽壳保证不受外部电磁信号干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其一,设备电路原理,电路板版图设计以及做工工艺保证该设备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
其二,设备的软件设计保证该设备配置方便,易于组网,实现WSN测量系统。
其三,软硬件结合实现低功耗,使用简单,适合电力监测线上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串口无线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串口无线设备的电路图。
其中:1-CPU控制模块、2-晶振电路、3-电源管理模块、4-无线通信模块、5-串行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串口无线设备,包括CPU 控制模块1、无线通信模块4、串行通信模块5,其特征在于:
无线通信模块4和串行通信模块5分别与CPU 控制模块1的通信端口相连;
CPU 控制模块1采用三线制接法通信与串行通信模块5连接,地线直接相连,TxD 和RxD 互相交叉,波特率可改变,最高为115.2kb/s,最低为1200b/s ;
CPU控制模块1还连接有晶振电路2;
电源管理模块3与CPU控制模块1连接,用于供电;
所述的CPU控制模块1采用TI的CC1110芯片,体积小,功耗低,内置无线收发功能;
CPU控制模块1控制设备有两种工作状态,一是独立工作模式,一是联机工作模式。独立工作模式下,模块采集模拟信号,然后进行数据发送,适用于真正的WSN网络应用;联机工作模式下,设备由主控单片机控制,并根据主控单片机的要求进行工作,可以看作是主控单片机的串口扩展,将主控单片机的串口扩展为无线串口。
设备配置软件配置完成,如果软件没有进行配置,就按缺省的配置进行。
独立工作时:按配置进行数据发送(是否主动发送/是否休眠/是否全功率/是否差分输入/波特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