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总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344.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国;俞倩;齐翔;鞠晨雁;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总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地说是适用于各种战车内部系统一种数据总线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数据总线主要是采用交联型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做绝缘及护套,该类电缆由于重量轻被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然而该类电缆由于考虑到降低电缆的重量以便用于航空导致产品造价较高(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价格为1800元/公斤),除了在航空航天领域外,军方在地面设备包括战车、地面指挥系统等场合同样大量使用这类电缆,而其对电缆重量无特殊要求,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总线电缆,针对背景的技术中缺点而采用了新的材料,该电缆在原有电缆的基础上,提高了安装线的机械强度,减小了电缆外径,同时降低了电缆成本。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总线电缆,它包括护套层,电缆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屏蔽层内设有缆芯,所述的缆芯内设有2根绝缘线芯、2根填充条,所述的绝缘线芯包括有绝缘层、导体,所述的导体是由19根镀银铜丝绞合而成。
所述的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电缆屏蔽层采用镀银铜丝网。
所述的护套层为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其工作原理如下:将19根镀银铜线绞合成导体,对导体线表面采用模具进行压延使镀银铜线更加圆整,使电缆阻抗更加稳定,降低了电缆传输衰减,在导体外挤包一层聚四氟乙烯绝缘层组成绝缘线芯,绝缘层采用了非极性的聚四氟乙烯为材料,该材料是电缆在高频下使用时,阻抗、衰减、电容等电参数较稳定,在保证阻抗的情况下降低了电缆的外径,对电缆布线节省了空间,采用可熔性聚四氟乙烯实心挤出圆状条作为填充条,由两根绝缘线芯加两根填充条左向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用镀银铜丝编织形成电缆屏蔽层,最外层通过熔融挤出的方式包覆一层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作为护套层,采用了镀银铜线作为屏蔽层,且聚四氟乙烯作为绝缘及护套材料,使电缆工作温度提高到25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优点如下:该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特殊的材料,使其具有耐温高、机械强度大、外径小、使用频率高特点,适用于各种战车内部系统连接用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镀银铜丝;2、导体;3、绝缘层;4、绝缘线芯;5、填充条;6、缆芯;7、电缆屏蔽层;8、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数据总线电缆,它包括护套层,电缆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屏蔽层内设有缆芯,所述的缆芯内设有2根绝缘线芯、2根填充条,所述的绝缘线芯包括有绝缘层、导体,所述的导体是由19根镀银铜丝绞合而成。
所述的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电缆屏蔽层采用镀银铜丝网。
所述的护套层为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将19根镀银铜线绞合成导体,对导体线表面采用模具进行压延使镀银铜线更加圆整,使电缆阻抗更加稳定,降低了电缆传输衰减,在导体外挤包一层聚四氟乙烯绝缘层组成绝缘线芯,绝缘层采用了非极性的聚四氟乙烯为材料,该材料是电缆在高频下使用时,阻抗、衰减、电容等电参数较稳定,在保证阻抗的情况下降低了电缆的外径,对电缆布线节省了空间,采用可熔性聚四氟乙烯实心挤出圆状条作为填充条,由两根绝缘线芯加两根填充条左向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用镀银铜丝编织形成电缆屏蔽层,最外层通过熔融挤出的方式包覆一层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作为护套层,采用了镀银铜线作为屏蔽层,屏蔽层采用了镀银铜线采用高速编织机编织在电缆缆芯外,编织密度≥90%,聚四氟乙烯作为绝缘及护套材料,使电缆工作温度提高到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渗漏自动供水箱的蔬苗机
- 下一篇:一种驱鸟器带电安装工具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