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425.0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韩贺胜;孔庆芳;陶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31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形 倒角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支承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在现实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被人们称为 “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具有结构紧凑、运动平稳、精度高和承载能力强等特点。除了各种工程机械之外,回转支承的应用范围目前正在逐渐扩大,如港口设备、冶金设备、钻井平台等设备已经开始大范围使用回转支承代替原始轴承。
传统的回转支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挖掘机在挖掘或破碎的过程中,会造成回转支承的内圈出现断齿、齿面划痕等现象。经理论分析可知,产生这些缺陷的力主要来源于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地面对挖掘机的反作用力,而该反作用力在工作过程中将推动小齿轮产生一个沿回转支承径向的相对位移。又因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挖掘机上的小齿轮间的齿侧间隙较小,当相对位移值大于齿侧间隙时,小齿轮与内圈齿轮部位产生挤压变形,从而导致内圈齿轮部位因剪切力过大出现提早断齿或齿面划痕等现象,并使二者在旋转啮合传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振动、噪声,严重的影响了回转支承与相配合的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相关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传统回转支承的内圈和与之相配合的机械部件上小齿轮在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因受力而出现的技术缺陷,而设计的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包括油嘴、堵塞、圆锥销、外圈、钢球、隔离块、密封条和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上设有油孔、堵塞孔和销孔,内圈的外周面开设有外环形圆弧槽,外圈的内周面开设有内环形圆弧槽,内环形圆弧槽和外环形圆弧槽相互配合构成供滚珠运行的滚道,通过堵塞孔装入钢球和隔离块连接内圈和外圈,堵塞插入堵塞孔内,圆锥销插入销孔内固定堵塞,油孔设在外圈外周面上,油嘴插入油孔内部。
所述的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密封条。
所述的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和外圈的材质是42CrMo。
所述的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开有定位通孔。
本实用新型内圈根据模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齿形倒角:模数m<10时,齿顶部位均倒45°倒角;模数m≥10时,齿顶大头部位倒45°倒角。
实用新型的优点:将本实用新型回转支承内圈的齿形修形为一定度数的倒角,以增大内圈齿轮部位与之相配合的机械部件上小齿轮间的相对间隙值,降低因回转支承承受径向作用力而产生齿面划痕、断齿等现象,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回转支承和与之相配合的小齿轮在旋转啮合传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提高回转支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齿形倒角的回转支承,包括油嘴8、堵塞6、圆锥销7、外圈1、钢球2、隔离块3、密封条4和内圈5,所述外圈1上设有油孔、堵塞孔和销孔,内圈5的外周面开设有外环形圆弧槽,外圈1的内周面开设有内环形圆弧槽,内环形圆弧槽和外环形圆弧槽相互配合构成供滚珠运行的滚道,通过堵塞孔装入钢球2和隔离块3连接内圈5和外圈1,堵塞6插入堵塞孔内,圆锥销7插入销孔内固定堵塞6,油孔设在外圈1外周面上,油嘴8插入油孔内部。
滚道上方和下方分别装有密封条4。内圈5和外圈1的材质是42CrMo。内圈5上开有定位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燃烧供热系统
- 下一篇:注塑机液压油一体式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