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498.X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苏步灿;林隆水;杨锦荣;余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蕉城区长兴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培养 装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生产的主要环节包括培养料配制、装袋、接种和采摘等,鉴于现有食用菌生产设备价格昂贵,在广大农村多数环节还是采用手工进行操作,然而随着人力成本逐年提高,如何在现有的低成本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广大农村提高食用菌经济效益值得思考的问题。在食用菌生产中,将培养料和菌种装入菌袋是一个有着严格要求的生产过程,操作中对培养料的均匀、密实程度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前,公知的食用菌手工装料生产过程中,多数采用手工抓取或者用普通铲子进行,由于工具形状的局限,装料过程中,经常出现培养料洒出菌种袋之外,导致装料耗时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装置,克服现有食用菌手工装料常出现培养料洒出菌种袋之外,装料耗时长、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提高手工装袋效率的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装置,包括铲斗形铲头以及手柄,所述铲头的出料口处设有一根装料管,所述装料管两侧设有振动仪,所述振动仪的开关设于铲头手柄处;所述装料管底部向外设有一圈锤子。
所述振动仪包括振动空腔,所述振动空腔上安装有一移动弹簧座,所述移动弹簧座上端安装有接头,所述移动弹簧座下端安装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与移动弹簧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在铲头底部设有一根装料管,当培养料铲入铲头时只需将装料管对准菌种袋并且竖起装料管对菌种袋进行装袋,且装料管两侧设有振动仪,当培养料过多造成装料管堵塞时,可开启振动仪的开关,即可让装料管内的培养料通过振动滑入菌种袋中;(2)在装料管底部设有一圈锤子,能够对装入菌种袋的培养料进行捶打,增加培养料的密实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装置,包括铲斗形铲头1以及手柄2,所述铲头1的出料口处设有一根装料管3,所述装料管3两侧设有振动仪4,所述振动仪4的开关5设于铲头手柄2处;所述装料管3底部向外设有一圈锤子6,能够对装入菌种袋的培养料进行捶打,增加培养料的密实度。
所述振动仪4包括振动空腔7,所述振动空腔7上安装有一移动弹簧座8,所述移动弹簧座8上端安装有接头9,所述移动弹簧座8下端安装有推杆电机10,所述推杆电机10的推杆与移动弹簧座8固定连接。使用时,当培养料铲入铲头1时只需将装料管3对准菌种袋并且竖起装料管3对菌种袋进行装袋,且装料管3两侧设有振动仪4,当培养料过多造成装料管3堵塞时,可开启振动仪4的开关5,即可让装料管3内的培养料通过振动滑入菌种袋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蕉城区长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宁德市蕉城区长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